
beat3652008年對外交流情況
3月5日
楊柳新老師結束在美國夏威夷大學教育學院為期一年的學術研究訪問回國。
3月14—16日
易傑雄教授應邀赴美國紐約市參加“2008年全球左翼論壇”。論壇由左翼論壇、紐約城市大學社會學系和研究生院共同主辦。
3月30日
應學院邀請,美國夏威夷大學David P. Ericson 教授到京,在beat365作短期學術交流訪學。
4月1日
晚6點,黃南平書記代表學院到北京聯合大學文理學院,與聯合大學校長張秒弟、文理學院院長張寶秀等會見韓國瑞江大學校長金正秀等一行韓國客人,商讨兩國三校續簽學術合作及本年召開第13次學術研讨會事宜。
4月2日
上午10點,黃南平書記、徐雅民教授、張會峰、王強等在英傑交流中心第四會議室接待韓國瑞江大學校長金正秀等一行6人,舉行雙方續簽學術交流合作協議的儀式。
4月3日
下午2:40,夏威夷大學教育學院David P. Ericson 教授在二教411教室為學院研究生作題為“Images of the Educated Person in the USA and Japan”的講座報告。報告由德育研究所所長祖嘉合教授主持。
4月7日
上午,美國夏威夷大學教育學院David P. Ericson 教授在學院會議室作題為“道德進化與道德教育”的講座報告。黃南平書記和德育研究所全體教師、研究生等到會,并與David P. Ericson 教授就有關學術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讨論。中午,陳占安院長、黃南平書記和德育研究所全體教師宴請了Ericson 教授,就兩校、兩院之間的學術交流等問題交換意見。
晚上,黃南平書記和德育研究所楊柳新、宇文利老師在勺園7号樓與David P. Ericson 教授就兩校、兩院之間開展學術交流的具體問題進一步進行了商讨。
4月18日
下午,應學院德育研究所程立顯教授邀請,香港中文大學謝均才教授在訪問首都師範大學期間順訪beat365,為學院研究生作了題為“香港的公民教育”的講座報告。
4月21日
下午,台灣元智大學社政系王俐容副教授為學校本科生作題為“文化政策與城市發展”,的講座報告。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和楊柳新副教授到場,黃南平書記主持講座報告。
4月22日
中午,台灣元智大學社政系王俐容副教授為學校本科生作題為“消費社會的來臨”的講座報告。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等到場,黃南平書記主持講座報告。
4月23日
下午,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到機場迎接應學院邀請來訪的台灣元智大學社會學系謝登旺教授。
8月9—12日
楊柳新副教授應邀赴日本京都大學參加了國際教育哲學家協會(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第11屆雙年會議。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教育與多元文化理解”。楊柳新副教授以《〈學記〉的教育哲學思想》為題在會上作了論文發言。
9月2—14日
由 邱尊社副院長帶隊,林娅、陳靜、王久高到波蘭等歐洲國家訪問,期間,受邀參加了在波蘭羅茲大學舉辦的“中波經濟與社會發展國際學術研讨會”,邱尊社、林娅 在學術研讨會上作了論文報告。邱尊社副院長代表學院向羅茲大學贈送了奧運會紀念品,并表達了加強兩校和院系長期合作的願望
10月10日
下午,陳占安、黃南平、白雪秋、孫熙國、劉志光和博士生金英君等到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參加第13屆 中韓國際學術研讨會。本次研讨會由北京聯合大學主辦,韓國瑞江大學和學院作為協辦方參加會議。研讨會的主題是“大學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劉志光、白雪 秋、王在全向會議提交了論文。韓國瑞江大學校長、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院長到會緻辭,陳占安教授代表beat365社會經濟與文化研究中心在開幕式上緻辭; 劉志光作為中心的代表在研讨會上作了“大學在中國區域發展中的作用”論文報告。白雪秋、孫熙國對會議論文進行了點評和提問。
10月29日
下午3點半,陳占安院長、黃南平書記、楊柳新與美國夏威夷大學教育學院的埃裡克森教授見面,就雙方合作交流的方式及共同舉辦學術會議等事宜進行商談。艾裡克森教授是應邀來北大參加“改革開放30年國際學術研讨會”的國外學者之一。
10月30—31日
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黨委宣傳部、社會科學部等聯合在英傑交流中心舉辦“改革開放30年國際學術研讨會”,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的8位學者和國内50多位校内外學者參加研讨會。白雪秋等向大會提交了學術文章。
11月12日
下午,台灣元智大學陳燕祯教授為學校本科生作題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講座課。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和李毅紅教授到場,黃南平書記主持講座課。
11月13日
上午,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和博士生李衛紅陪同台灣元智大學陳燕祯教授到北京市民政局作調研。民政局處長接待并介紹了北京市養老事業和改革發展情況,回答了陳教授提出的問題。随後,台灣元智大學陳燕祯教授又到四季青養老院進行了實地考察。
11月20—21日
孫代堯教授在北京參加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和中央編譯局聯合舉辦的“轉型與調控:曆史經驗與現實挑戰”國際學術研讨會,在會上作了《向市場經濟轉軌的中國經驗》的主題發言。
11月27日
越南胡志明國家政治行政學院胡志明與黨各位領袖研究院院長範張紅博士率領幹部代表團一行15人,來學院訪問考察。學院黨委書記黃南平,孫代堯、黃小寒、祖嘉合、白雪秋、劉志光、王強等一起在學院接待了代表團。雙方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中國的教學研究情況等問題進行了座談和交流讨論。
12月4-7日
宇文利副教授應邀赴日參加“馬克思的遺産”國際學術會議。宇文利的論文發言題目為《詩化的哲學——馬克思早年詩歌的哲學意蘊和精神旨趣》,并就此與國際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編輯委員會德國、日本成員就此進行了探讨,發言及讨論引起聽衆的興趣與好評。神奈川縣《每日朝訊》于12月5日對此次會議進行了報道。
在參加神奈川大學校慶演講會期間,宇文利聽取了雅諾什•科爾奈題為《一位東歐知識分子眼中的馬克思》(Marx Through the Eyes of an East European Intellectual)的演講,并與科爾奈就中國的改革進行了交流。
12月14日
孫代堯教授參加“澳門發展論壇•2009”,并作了《涉及基本法的兩個問題》的發言。
12月16—23日
學院程立顯、李毅紅教授和博士生李丁、李衛紅提交論文應邀參加在台灣元智大學舉辦的“2008兩岸四地《激蕩與回響:亞太社會文化的展望》學術研讨會”。
3月5日
楊柳新老師結束在美國夏威夷大學教育學院為期一年的學術研究訪問回國。
3月14—16日
易傑雄教授應邀赴美國紐約市參加“2008年全球左翼論壇”。論壇由左翼論壇、紐約城市大學社會學系和研究生院共同主辦。
3月30日
應學院邀請,美國夏威夷大學David P. Ericson 教授到京,在beat365作短期學術交流訪學。
4月1日
晚6點,黃南平書記代表學院到北京聯合大學文理學院,與聯合大學校長張秒弟、文理學院院長張寶秀等會見韓國瑞江大學校長金正秀等一行韓國客人,商讨兩國三校續簽學術合作及本年召開第13次學術研讨會事宜。
4月2日
上午10點,黃南平書記、徐雅民教授、張會峰、王強等在英傑交流中心第四會議室接待韓國瑞江大學校長金正秀等一行6人,舉行雙方續簽學術交流合作協議的儀式。
4月3日
下午2:40,夏威夷大學教育學院David P. Ericson 教授在二教411教室為學院研究生作題為“Images of the Educated Person in the USA and Japan”的講座報告。報告由德育研究所所長祖嘉合教授主持。
4月7日
上午,美國夏威夷大學教育學院David P. Ericson 教授在學院會議室作題為“道德進化與道德教育”的講座報告。黃南平書記和德育研究所全體教師、研究生等到會,并與David P. Ericson 教授就有關學術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讨論。中午,陳占安院長、黃南平書記和德育研究所全體教師宴請了Ericson 教授,就兩校、兩院之間的學術交流等問題交換意見。
晚上,黃南平書記和德育研究所楊柳新、宇文利老師在勺園7号樓與David P. Ericson 教授就兩校、兩院之間開展學術交流的具體問題進一步進行了商讨。
4月18日
下午,應學院德育研究所程立顯教授邀請,香港中文大學謝均才教授在訪問首都師範大學期間順訪beat365,為學院研究生作了題為“香港的公民教育”的講座報告。
4月21日
下午,台灣元智大學社政系王俐容副教授為學校本科生作題為“文化政策與城市發展”,的講座報告。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和楊柳新副教授到場,黃南平書記主持講座報告。
4月22日
中午,台灣元智大學社政系王俐容副教授為學校本科生作題為“消費社會的來臨”的講座報告。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等到場,黃南平書記主持講座報告。
4月23日
下午,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到機場迎接應學院邀請來訪的台灣元智大學社會學系謝登旺教授。
8月9—12日
楊柳新副教授應邀赴日本京都大學參加了國際教育哲學家協會(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第11屆雙年會議。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教育與多元文化理解”。楊柳新副教授以《〈學記〉的教育哲學思想》為題在會上作了論文發言。
9月2—14日
由 邱尊社副院長帶隊,林娅、陳靜、王久高到波蘭等歐洲國家訪問,期間,受邀參加了在波蘭羅茲大學舉辦的“中波經濟與社會發展國際學術研讨會”,邱尊社、林娅 在學術研讨會上作了論文報告。邱尊社副院長代表學院向羅茲大學贈送了奧運會紀念品,并表達了加強兩校和院系長期合作的願望
10月10日
下午,陳占安、黃南平、白雪秋、孫熙國、劉志光和博士生金英君等到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參加第13屆 中韓國際學術研讨會。本次研讨會由北京聯合大學主辦,韓國瑞江大學和學院作為協辦方參加會議。研讨會的主題是“大學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劉志光、白雪 秋、王在全向會議提交了論文。韓國瑞江大學校長、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院長到會緻辭,陳占安教授代表beat365社會經濟與文化研究中心在開幕式上緻辭; 劉志光作為中心的代表在研讨會上作了“大學在中國區域發展中的作用”論文報告。白雪秋、孫熙國對會議論文進行了點評和提問。
10月29日
下午3點半,陳占安院長、黃南平書記、楊柳新與美國夏威夷大學教育學院的埃裡克森教授見面,就雙方合作交流的方式及共同舉辦學術會議等事宜進行商談。艾裡克森教授是應邀來北大參加“改革開放30年國際學術研讨會”的國外學者之一。
10月30—31日
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黨委宣傳部、社會科學部等聯合在英傑交流中心舉辦“改革開放30年國際學術研讨會”,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的8位學者和國内50多位校内外學者參加研讨會。白雪秋等向大會提交了學術文章。
11月12日
下午,台灣元智大學陳燕祯教授為學校本科生作題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講座課。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和李毅紅教授到場,黃南平書記主持講座課。
11月13日
上午,黃南平書記、程立顯教授和博士生李衛紅陪同台灣元智大學陳燕祯教授到北京市民政局作調研。民政局處長接待并介紹了北京市養老事業和改革發展情況,回答了陳教授提出的問題。随後,台灣元智大學陳燕祯教授又到四季青養老院進行了實地考察。
11月20—21日
孫代堯教授在北京參加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和中央編譯局聯合舉辦的“轉型與調控:曆史經驗與現實挑戰”國際學術研讨會,在會上作了《向市場經濟轉軌的中國經驗》的主題發言。
11月27日
越南胡志明國家政治行政學院胡志明與黨各位領袖研究院院長範張紅博士率領幹部代表團一行15人,來學院訪問考察。學院黨委書記黃南平,孫代堯、黃小寒、祖嘉合、白雪秋、劉志光、王強等一起在學院接待了代表團。雙方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中國的教學研究情況等問題進行了座談和交流讨論。
12月4-7日
宇文利副教授應邀赴日參加“馬克思的遺産”國際學術會議。宇文利的論文發言題目為《詩化的哲學——馬克思早年詩歌的哲學意蘊和精神旨趣》,并就此與國際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編輯委員會德國、日本成員就此進行了探讨,發言及讨論引起聽衆的興趣與好評。神奈川縣《每日朝訊》于12月5日對此次會議進行了報道。
在參加神奈川大學校慶演講會期間,宇文利聽取了雅諾什•科爾奈題為《一位東歐知識分子眼中的馬克思》(Marx Through the Eyes of an East European Intellectual)的演講,并與科爾奈就中國的改革進行了交流。
12月14日
孫代堯教授參加“澳門發展論壇•2009”,并作了《涉及基本法的兩個問題》的發言。
12月16—23日
學院程立顯、李毅紅教授和博士生李丁、李衛紅提交論文應邀參加在台灣元智大學舉辦的“2008兩岸四地《激蕩與回響:亞太社會文化的展望》學術研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