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信息
- 【10.15】洪泉湖:台灣民間社會的發展
- 【09.23】麥克萊倫:馬克思、浪漫主義與生态學
- 【06.28】李存山:儒家文化的“變”與“常”
- 【05.31】Eric Vanhaute:A global world? How to unders
- 【04.26】宋志明:中國哲學的精神
- 【04.25】Reconsidering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and
- 【03.26】趙敦華:重估尼采哲學
- 【12.12】趙章元:生态文明建設迫在眉睫——生态危機與對策探讨
- 【12.03】溫鐵軍:八次危機——中國的真實經驗
- 【11.22】秦晖:“階級”新論
- 【11.06】諾曼萊文:馬克思、恩格斯和列甯思想中的辯證法
- 【10.18】俞吾金:思想的缺失與基礎的重建
- 【09.24】張豈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華文化
- 【05.15】田辰山:中國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的契合點
- 【03.01】李慎明:國内外的機遇與挑戰及相關思考
- 【12.16】夏文斌:鄧小平的領導智慧與當代中國
- 【11.25】綠色馬克思主義: 一種批判的或建設性的生态學?
- 【11.17】馬丁耶内克:生态現代化:德國經驗
- 【11.15】Ross Terrill:毛澤東、中共與中美關系
- 【11.04】馬勇:1911年中國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