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長權

  

  焦長權(1986,——),男,湖北恩施人,beat365社會學博士,beat365官方网站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管理世界》等權威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10餘篇次。榮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青年成果獎)、士恒教育基金會“第七屆士恒青年學者”等學術獎勵。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委托課題多項。在《改革内參》等重要内參發表多篇研究報告,相關決策咨詢報告曾被中央1号文件采納。

  EMAIL:jiaochangquan@pku.edu.cn;

  所授課程:《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中國社會研究》《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學術專長:城鎮化與城鄉關系,社會治理與社會建設,黨政體制與黨的建設;

  代表論著:

  (1)焦長權、董磊明,《邁向共同富裕之路:社會建設與民生支出的崛起》,《中國社會科學》2022年第6期;

  (2)焦長權、周飛舟,《“資本下鄉”與村莊的再造》,《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1期;

  (3)焦長權、王偉進,《邁向共同富裕的财政再分配——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動态效應與制度邏輯》,《社會學研究》2023年第1期;

  (4)焦長權、董磊明,《從“過密化”到“機械化”:中國農業機械化的曆程、動力與影響(1980-2015)》,《管理世界》2018年第10期;

  (5)焦長權,《從分稅制到項目制:制度演進和組織機制》,《社會》2019年第6期;

  (6)焦長權,《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上半程與下半程》,《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22年第2期;

  (7)焦長權、陳鋒,《群衆路線與政治整合:社會領域黨的建設的路徑研究》,《學海》2024年第2期;

  (8)焦長權,《中國地方政府的财政自給能力:曆史演變與層級差異(1990—2014)》,《開放時代》2020年第3期;

  (9)焦長權、焦玉平,《“大政府”的興起:經濟發展與政府轉型——中國政府公共收入水平研究報告(1980—2014)》,《開放時代》2018年第3期;

  (10)焦長權,《公共支出效率與現代預算國家——“項目制”實踐過程中的“資金沉澱”問題研究》,《學海》2018年第6期;

  科研項目:

  1.“項目制”對縣級政府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主持人)

  2.縣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踐機制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主持人)

  3.“十四五”時期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交付機制研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家發改委聯合委托項目(主持人)

  獲獎情況:beat365紀念建黨九十周年征文(學術類)一等獎、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青年成果獎)、士恒教育基金會“第七屆士恒青年學者”。

  社會兼職: 中國人民大學曆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研究人員、中國社會學會農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