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李彬彬(1983.12—),河南息縣人,beat365官方网站副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beat365哲學系和柏林洪堡大學哲學系聯合培養(2012年8月—2014年2月)哲學博士,慕尼黑大學訪問學者。曾就職于中共中央黨校beat365,2018年12月任副教授。近年來主要緻力于馬克思哲學革命與青年黑格爾派思想關系研究,做了一些一手文獻的整理和翻譯工作,力圖把相關研究結論建立在更加可靠的文獻基礎上。

  

  EMAIL:libinbin@pku.edu.cn

  

  所授課程:

  (1)秋季學期:

  本科生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持)、《形勢與政策》(主持);

  本科生專業課:《馬克思主義哲學(上)》(主持);

  研究生專業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主持)、《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前沿問題》等;

  (2)春季學期:

  本科生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持)、《思想政治實踐》(主持);

  本科生專業課:《馬克思主義哲學(下)》(主持)、《馬克思與德國思想傳統》(主持);

  全校研究生思政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主持);

  研究生專業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研究》等;

  

  代表論著:

  (一)著作:

  1、專著:《思想的清算與轉變——〈神聖家族〉的文本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

  2、專著:《批判中的理論建構——馬克思早期思想文本分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

  3、專著:《思想的傳承與決裂——以“猶太人問題”為中心的考察》(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2018;

  4、德譯漢:布·鮑威爾著《基督教真相——對十八世紀的回憶兼論十九世紀的危機》,商務印書館2024年;

  5、德譯漢:恩·卡西爾著《符号形式哲學》第一二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2年;第三四卷待出;

  6、編譯(德譯漢):布·鮑威爾著《馬克思思想發展曆程中的“猶太人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7、英譯漢:羅·阿爾布瑞頓著《政治經濟學中的辯證法與解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2022、2024年;

  8、英譯漢:羅·阿爾布瑞頓著《轉型經濟學——發現馬克思的智慧》,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

  9、參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10卷本,承擔第1卷部分内容撰寫工作),人民出版社2018年;

  10、參編《馬克思的新哲學——原型與流變》(聶錦芳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二)論文:

  1、《馬克思共産主義思想的起源——“巴黎手稿”對共産主義的七條論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年第3期

  2、《布魯諾·鮑威爾著〈現代猶太人和基督徒獲得自由的能力〉》,《現代哲學》2013年第6期

  3、《馬克思恩格斯“意識形态”概念再析》,《哲學動态》2015年第6期

  4、《社會平等及其實現道路——重讀〈神聖家族〉對埃德加和蒲魯東的批判》,《社會科學輯刊》2016年第2期

  5、《埃德加·鮑威爾著〈蒲魯東〉》,《現代哲學》2016年第1期

  6、《貨币異化:人的自我異化和相互異化——重估<論猶太人問題>在馬克思思想曆程中的地位》,《學習與探索》2016年第2期

  7、《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哲學變革》,《科學社會主義》2016年第2期

  8、《從宗教批判到社會批判——鮑威爾對“猶太人問題”的解答及其對馬克思的影響》,《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7年第1期

  9、《德意志意識形态批判與唯物史觀的構建》,《山東社會科學》2018第4期

  10、《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道路觀的生成邏輯及實現路徑》,《求索》2019年第6期

  11、《“以漫畫形式再現出來的德國思辨”——重讀〈神聖家族〉對布魯諾·鮑威爾的批判》,《山東社會科學》2020年第2期

  12、《猶太人問題與馬克思的現代政治批判》,《科學社會主義》2020年第3期

  13、《恩格斯在唯物史觀創立中的思想貢獻——以〈神聖家族〉為中心》,《山東社會科學》2021年第7期;

  14、《布魯諾·鮑威爾著〈類與群衆〉》,《現代哲學》2021年第4期;

  15、《恩格斯在〈神聖家族〉中對思辨唯心主義的批判》,《理論視野》2021年第8期;

  16、《馬克思對社會改良主義的批判及其當代價值探析——以〈神聖家族〉為中心》,《科學社會主義》2021年第4期

  17、《馬克思巴黎手稿與黑格爾辯證法激進化的第三種方向》,《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1年第5期;

  19、《馬克思“現實人道主義”概念的真實内涵及其思想史價值——對阿爾都塞“認識論斷裂說”的在批判》,《哲學動态》2021年第11期;

  20、《論卡西爾符号形式哲學與其文化哲學的人文主義奠基》,《世界哲學》2022年第2期;

  21、《馬克思恩格斯對布魯諾·鮑威爾“群衆觀”的批判》,《山東社會科學》2022年第9期;

  22、《馬克思哲學革命曆程中的“施蒂納沖擊”說考辯》,《哲學研究》2022年第8期;

  23、《麥克斯·施蒂納著〈施蒂納的評論家們〉》,《現代哲學》2023年第5期;

  24、《馬克思對亞當·斯密價值理論的批判和超越——基于〈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1863手稿)〉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3年第12期;

  25、《馬克思“真正批判的世界觀”論析——以馬克思對布·鮑威爾的批判為中心》,《beat365學報》2024年第1期;

  26、《〈巴黎手稿〉對國民經濟學收入形式理論的批判》,《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24年第1期;

  27、《〈巴黎手稿〉對亞當·斯密反貧困方案的批判和超越》,《科學社會主義》2024年第4期;

  

  (三)報紙文章

  1、《以發展理念變革 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學習時報》2015年12月7日

  2、《生态文明建設要注重要素間良性互動》,《學習時報》2015年10月5日;《光明日報》社《文摘報》全文轉載。

  3、《德國怎麼辦世界圖書日活動》,《學習時報》2015年4月20日;

  4、《馬克思與猶太人問題的解答》,《光明日報》(理論版)2016年5月11日

  5、《“不忘初心”的思想邏輯》,《學習時報》2016年9月19日;

  6、《科學應對網絡時代意識形态安全挑戰》  《學習時報》2017年01月11日;

  7、《習近平總書記底線思維的新闡釋》,《前線》2016年4月;

  8、《科學應對網絡時代意識形态安全挑戰》  ,《學習時報》2017年01月11日;

  9、《馬克思主義研究要有百花齊放的氣度》,《學習時報》2017年8月11日;

  10、《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的原創性貢獻》,《學習時報》2018年4月13日

  11、《不折不扣抓落實》,《人民日報》(理論版)2021年3月21日;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神聖家族》及其當代價值研究”(2015—2018年);

  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對黑格爾主義的批判與唯物史觀的創立研究”(2022—今);

  3、教育部後期資助重大項目“恩斯特·卡西爾《符号形式哲學》翻譯研究”(2021—2023年);

  4、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與中央黨校原校長楊春貴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基礎和核心要義研究”(2018—2022年);

  

  獲獎情況:

  1、2015年,第四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排名第3),頒獎單位: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

  2、2016年,中央黨校科研優秀獎,頒獎單位:中央黨校

  3、2017年,第五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排名第5),頒獎單位: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

  

  社會兼職:

  1、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秘書長

  2、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會理事

  3、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獻研究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