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永
陳培永,男,1981年11月生,山東單縣人,哲學博士、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副主編、編輯部主任。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beat365博雅青年學者。
EMAIL:ndcpy@163.com
所授課程:
《馬克思主義經典概念的現代闡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
學術專長:
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與基本範疇的當代闡釋;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産黨的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與生命政治學等。
代表論著:
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有約30篇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全文轉載或摘編。出版專著有《什麼是人民、階級及其他》《福柯的生命政治學圖繪》等多部,并出版《資本的秘密》《女性的星空》等“經典悅讀系列叢書”三輯共10餘本,編著《靈魂的自白》《悲劇的鏡鑒》等“鑒往知來系列叢書”第一輯5本;參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教材,主編小學生教材《道德與法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小學高年級),主編beat365規劃教材《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
(一)《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化時代化的視角》,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二)《什麼是人民、階級及其他——以馬克思的名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三)《中國改革大邏輯》,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四)《<共産黨宣言>的新時代闡釋——重解核心關鍵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
(五)《福柯的生命政治學圖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版。
(六)《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什麼是對的》,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七)《黨性是什麼》,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八) Why Should We Have Confidence in This Road ,Portico Publishing Company,2021.
(九)“經典悅讀系列叢書”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16本,廣東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哲學的宣言——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如是讀
2.解放的圖景——馬克思《論猶太人問題》如是讀
3.競争的審視——恩格斯《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如是讀
4.共産主義的原貌——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如是讀
5.生産的透視——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如是讀
6.讀懂社會的方法——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如是讀
7.近代中國開端的洞察——《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如是讀
8.資本的秘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如是讀
9.社會主義的哲思——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如是讀
10.女性的星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如是讀
11.平等的曆程——恩格斯《反杜林論》“平等篇”如是讀
12.通往詩意地栖居——恩格斯《論住宅問題》如是讀
13.文藝的立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如是讀
14.思維的法則——毛澤東《矛盾論》如是讀
15.認識的智慧——毛澤東《實踐論》如是讀
16.改革的邏輯——鄧小平三篇經典著作如是讀
(十)“鑒往知來系列叢書”第一輯5本,湖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1.悲劇的鏡鑒: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品讀
2.曆史周期率的答案:黃炎培《延安歸來》品讀
3.靈魂的自白:瞿秋白《多餘的話》品讀
4.青年何以新:陳獨秀《敬告青年》等品讀
5.真理的确認:蔡和森的三封書信品讀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研究”(22ZDA126)
2、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面向中國社會現實的馬克思主義公平正義論的當代建構研究”(21AKS011)
獲獎情況:
1.作為第一完成人的“‘立體化、專題式、多樣态’高校思政課鑄魂育人教學體系的改革創新”的教學成果,獲評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beat365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獲評首批北京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學名師工作室”。
3.獲首屆高等學校優秀思政課教師獎勵基金三等獎。
4.《道路何以自信》獲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獎。
5.《勞動的解放:<哥達綱領批判>新讀》獲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獎。
6.《中國改革大邏輯》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社會兼職:
擔任中國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理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中國政治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理事等學會兼職。被共青團中央組織部聘任為“全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理論導師”,被《環球人物》雜志社聘為“人民學習專家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被南方日報聘為“南方日報理論評論建設特聘專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