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東
程美東,男,1969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無為縣,2001年北師大中共黨史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得法學博士學位。beat36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被評為講師,2002年被評為副教授,2005年被破格晉升教授,2007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入選中宣部“四個一批”理論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計劃,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人選、教育部思政課擇優計劃人選、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聘教授。
曾擔任過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國情研究所所長、beat365副院長,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現為beat365官方网站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長、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beat365中共黨史研究中心主任、beat365-中國共産黨革命曆史展覽館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聯合主任。
社會兼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中共黨史黨建組成員、教育部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分教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北京高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文獻研究會周恩來研究分會副會長、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社科聯常委、北京市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河北省晉冀魯豫邊區革命曆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
主講課程:本科生《毛中特》,研究生《中共黨史重大問題研究》《當代中國國情研究》《中國思想史及其文獻研究》
1.論文(部分)
序号 |
題目 |
期刊名稱 |
期次 |
補充介紹 |
|
|
1 |
關于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若幹思考 |
《中國改革報》 |
1997年3月 |
獨著 |
|
|
2 |
項英故意拖延了新四軍北移嗎 |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 |
1998年第2期 |
獨著,1.2萬字 |
|
|
3 |
西路軍與蘇維埃政權建設 |
《人文雜志》 |
1998年第6期 |
獨著,1萬字,人大複印資料轉載 |
|
|
4 |
曆史研究如何關注現實 |
《江海學刊》 |
1999年第4期 |
獨著,8000字,《新華文摘》篇目輯覽收錄 |
|
|
5 |
曆史決定論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 |
《探索與争鳴》 |
1999年第5期 |
獨著,1.3萬字,《新華文摘》篇目輯覽收錄 |
|
|
6 |
鄧小平的哲學思維方法 |
《毛澤東思想研究》 |
2000年第1期 |
獨著 |
|
|
7 |
論毛澤東對主觀能動性的認識與實踐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2000年第5期 |
1.3萬字 |
|
|
8 |
西路軍出征記 |
《黨史文彙》 |
2000年第10期—2001年第4期連載 |
獨著 |
|
|
9 |
“現代化”與改革開放中國的曆史定位 |
《學習與探索》 |
2001年第2期 |
獨著,2.1萬字 |
|
|
10 |
孫中山的革命政策理論 |
《江淮論壇》 |
2001年第4期 |
獨著,1.3萬字 |
|
|
11 |
中共三代領導集體核心論中共黨史 |
《前線》 |
2001年第6期 |
獨著,0.9萬字 |
|
|
12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口結構狀況 |
《中共黨史研究》 |
2002年第1期 |
獨著,1.5萬字 |
|
|
13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文化發展 |
《學術論壇》 |
2002年第2期 |
獨著,1.3萬字 |
|
|
14 |
“三個代表”論與中國共産黨曆史研究 |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 |
2002年第3期 |
獨著 |
|
|
15 |
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理論 |
《人文雜志》 |
2002年第3期 |
獨著 |
|
|
16 |
張靜如與現代化理論研究 |
《黨史研究與教學》 |
2002年第6期 |
獨著 |
|
|
17 |
注意發揮知識分子在實踐“三個代表”中的作用 |
《黨建研究》 |
2003年第4期 |
獨著,(文摘報及多家網站轉載) |
|
|
18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婚姻家庭制度的嬗變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
2003年第6期 |
獨著,《北京日報》《南方日報》《文摘報》《中國剪報》等衆多報紙和網站轉載 |
|
|
19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整合體系的演變 |
《學習與探索》 |
2004年第1期 |
獨著,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新華文摘》篇目輯覽收錄 |
|
|
20 |
論近代中國現代化的緩慢發展 |
《江淮論壇》 |
2004年第3期 |
獨著,1.2萬字 |
|
|
21 |
以史為鑒是鄧小平理論思維的重要出發點 |
《理論前沿》 |
2004年第14期 |
獨著,8000字 |
|
|
22 |
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重新整合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2005年第1期 |
獨著,(獲《光明日報》主辦的“中華民族精神大家談”征文二等獎) |
|
|
23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中華民族複興 |
《毛澤東思想研究》 |
2005年第1期 |
獨著,《新華文摘》篇目輯覽收錄 |
|
|
24 |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幾個問題 |
《馬克思主義研究》 |
2005年第2期 |
獨著,1.3萬字 |
|
|
25 |
中國現代化進程為何未能及早啟動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
2005年第3期 |
獨著,1.4萬字 |
|
|
26 |
抗戰時期的中國文人——以胡适、周作人、陳寅恪、範文瀾為例 |
《百年潮》 |
2005年第10期 |
獨著,1.2萬字 |
|
|
27 |
各盡其能:創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前提 |
《新視野》 |
2006年第1期 |
獨著,8000字 |
|
|
28 |
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若幹教學内容體系研究 |
《中國高教研究》 |
2007年第11期 |
獨著,1萬字 |
|
|
29 |
關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論當代實踐價值的探讨 |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
2008年第2期 |
獨著,1.2萬字 |
|
|
30 |
突發事件的應對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
《馬克思主義研究》 |
2008年第3期 |
獨著,1.3萬字,《新華文摘》2008年14期全文轉載 |
|
|
31 |
處理突發事件考驗領導基本素質 |
《瞭望新聞周刊》 |
2008年第14期 |
獨著 |
|
|
32 |
論黨的宣傳工作與馬克思主義大衆化 |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 |
2008年第5期 |
1.2萬字 |
|
|
33 |
1976-1978中國社會的演化——兼論華國鋒時代的政治變動與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
《學習與探索》 |
2008年第6期 |
2.4萬字 |
|
|
34 |
新時期以來中國政治的漸進發展——從鄧小平到胡錦濤的政治理念與實踐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
2009年第2期 |
獨著,《新華文摘》2009年第12期全文轉載 |
|
|
35 |
2000年以來中共黨史專業博士論文選題考察 |
《教學與研究》 |
2009年第3期 |
1/2,1.4萬字 |
|
|
36 |
《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9年第4期 |
獨著,1.2萬字 |
|
||
37 |
現代化視野中的新中國60年——以民族國家獨立為視角 |
《學習與探索》 |
2009年第5期 |
1.8萬字《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
|
|
38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2009年第6期 |
獨著 |
|
||
39 |
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經受考驗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2009-7-22 |
獨著 |
|
|
40 |
60年國慶口号的變遷 |
《北京日報》理論版 |
2009-10-26 |
獨著 |
|
|
41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建設迫在眉睫 |
《理論月刊》 |
2009年第11期 |
獨著,5000字 |
|
|
42 |
毛澤東美國觀的價值取向 |
《北京日報》理論版 |
2009-12-7 |
獨著,6000字 |
|
|
43 |
《》 |
2010年第2期 |
獨著,1.2萬字 |
|
||
44 |
把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關鍵 |
《人民日報》 |
2010年9—10月 |
(以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的名義發,文末署名“執筆人:程美東” ) |
|
|
45 |
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的曆史定位和理論架構——信仰、知識、方法的有機統一 |
《馬克思主義研究》 |
2010年第9期 |
獨著,1.5萬字,《人大複印資料. 馬克思列甯主義研究》轉載2011年第1期 |
|
|
46 |
30年中國政治的漸進發展——從鄧小平到胡錦濤的政治理念與實踐(英文)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
2010年是S1期 |
獨著 |
|
|
47 |
毛澤東的文化革命理論與實踐 |
《北大馬克思主義研究》 |
2011年 |
翻譯 |
|
|
48 |
怪傑馮玉祥的民生觀 |
《北京日報》 |
2011-3-21 |
獨著,《人大複印資料.精神文明導刊》2011年第5期 |
|
|
49 |
改革開放實現和升華了孫中山的理想 |
《北京日報》 |
2011-3-28 |
翻譯 |
|
|
50 |
在文化自覺中探尋中國現代化的歸宿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1-10-28 |
獨著 |
|
|
51 |
不能把某種既成的文化形式當做靈丹妙藥 |
《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主義文摘》 |
2011年第12期 |
獨著 |
|
|
52 |
《蘭州學刊》 |
2012年第1期 |
獨著,1.1萬字 |
|
||
53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
2012年第1期 |
獨著,1.2萬字 |
|
||
54 |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發展若幹問題 |
《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
2012年第3期 |
獨著,1.2萬字 |
|
|
55 |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處置城市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經驗 |
《中共黨史研究》 |
2012年第4期 |
1/2,1.4萬字,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2年第4期 |
|
|
56 |
理性看待目前中國的貧富分化問題 |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
2012年第4期 |
1/2,1.5萬字 |
|
|
57 |
《黨政論壇》2012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内部文稿》2012年第8期 |
|
獨著,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列甯主義研究》2012年第9期 |
|
||
58 |
主體意識、實踐意識、問題意識:實踐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導向 |
《馬克思主義研究》 |
2012年第7期 |
獨著,人大複印資料 |
|
|
59 |
《安徽日報》理論版 |
2012-3-19 |
獨著 |
|
||
60 |
《人民論壇》 |
2012年第13期 |
獨著 |
|
||
61 |
《人民日報》 |
2012-4-6 |
獨著 |
|
||
62 |
攻堅克難:繼續改革過大關 |
《中國教育報》理論版 |
2012-4-27 |
獨著 |
|
|
63 |
新氣息、新活力、新壓力:“60後”高官帶來的“新”意 |
《人民論壇》 |
2012年第25期 |
獨著 |
|
|
64 |
西柏坡精神的政治文化取向 |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
2012年第9期 |
獨著 |
|
|
65 |
“博士生不是考試生” |
《北京日報》理論版 |
2012-12-10 |
|
|
|
66 |
當前“中國夢”研究評述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
2013年第2期 |
1/2,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3年第7期全文轉載 |
|
|
67 |
今天為何重申“勞動光榮” |
《人民日報》 |
2013-2-20 |
獨著,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精神文明導刊》2013年第5期 |
|
|
68 |
馬克思主義為何在今天的中國還有生命力 |
《理論探讨》 |
2013年第3期 |
獨著,8000字,批示表揚 |
|
|
69 |
在救亡圖存的奮鬥中求索“可愛中國” |
《北京日報》 |
2013-3-4 |
獨著 |
|
|
70 |
近代中國的社會夢想回眸 |
《北京日報》 |
2013-3-25 |
獨著 |
|
|
71 |
我們應怎樣看待思想政治理論課 |
《人民日報》 |
2013-5-5 |
批示表揚, |
|
|
72 |
毛澤東創新馬克思主義的中國文化基礎 |
《beat365學報》 |
2013年第6期 |
獨著 |
|
|
73 |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
《前線》 |
2013年第6期 |
獨著 |
|
|
74 |
如何從理論體系上把握“中國夢” |
《北京日報》 |
2013-6-24 |
獨著 |
|
|
75 |
近代中國各類不同人群的夢想 |
《人民論壇》 |
2013年第10期 |
獨著 |
|
|
76 |
毛澤東曆史價值的時空維度 |
《人民論壇》 |
2013-12-18 |
獨著 |
|
|
77 |
群衆路線與中國夢戰略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
2014年第2期 |
獨著,9000字 |
|
|
78 |
《在立足于國情“變”與“不變”的動态結合中探索中國的發展道路》,《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社會進步》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2011年 |
|
|
|
79 |
劉少奇創新馬克思主義的中國文化基礎 |
《黨的文獻》 |
2014 年第3期 |
1.4萬字 |
|
|
80 |
中國夢研究綜述 |
《教學與研究》 |
2014年第3期 |
1/2,13000 |
|
|
81 |
五四運動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4-4-25 |
獨著 |
|
|
82 |
深入研究中國夢 奮力實現中國夢 |
《人民日報》 |
2014-7-21 |
獨著 |
|
|
83 |
核心價值觀為依法治國提供文化支撐 |
《中國人口報》 |
2014-12-11 |
獨著 |
|
|
84 |
涵養依憲治國的法治文化 |
《北京日報》 |
2015-1-19 |
獨著 |
|
|
85 |
鄧小平理論概念形成的曆史考察 |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
2015年第2期 |
1.2萬字 |
|
|
86 |
考察鄧小平曆史價值的若幹尺度 |
《溫州大學學報》 |
2015年第2期 |
獨著,8000字 |
|
|
87 |
為尋路而進行的文化批判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5-6-17 |
獨著 |
|
|
88 |
從現代世界政治因素看抗戰勝利 |
《北京日報》 |
2015-8-31 |
獨著 |
|
|
89 |
抗戰勝利内蘊曆史進步邏輯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5-9-16 |
獨著 |
|
|
90 |
新文化運動的政治情懷 |
《蘭州學刊》 |
2016年第1期 |
獨著,8000字 |
|
|
91 |
五大發展理念引領當代中國未來發展 |
《光明日報》 |
2016-3-15 |
獨著 |
|
|
92 |
應然與實然: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路徑選擇 |
《beat365學報》 |
2016年第4期 |
獨著 |
|
|
93 |
中國共産黨實踐中國夢的曆史度考察 |
《理論探讨》 |
2016年第4期 |
獨著 |
|
|
94 |
政治成熟與思想成熟的宣言 |
《前線》 |
2016.7 增刊 |
獨著 |
|
|
95 |
改革開放是新長征 |
《北京日報》 |
2016-8-29 |
獨著 |
|
|
96 |
先生暮年,壯心不已 |
《北京日報》 |
2016-9-16 |
獨著 |
|
|
97 |
1927 年中共在武漢具備強大的自我修複能力 |
《長江日報》 |
2016-9-26 |
獨著 |
|
|
98 |
高校黨委如何在思政工作中發揮好領導作用 |
《中國教育報》 |
2016-12-22 |
獨著 |
|
|
99 |
研讀經典文獻 夯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
2017年第1期 |
1/2 |
|
|
100 |
以大視野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人民日報》 |
2017-2-13 |
獨著 |
|
|
101 |
《思想教育研究》 |
2017年第7期 |
獨著 |
|
||
102 |
理論創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實現重大進步的思想基礎 |
《前線》 |
2017年第8期 |
獨著 |
|
|
103 |
講好思政課尤需學術積澱 |
《北京日報》 |
2017-8-14 |
2500字 |
|
|
104 |
正确認識思政課教學實效 |
《中國教育報》 |
2017-8-31 |
2200字 |
|
|
105 |
社會政策要作出新的調整 |
《光明日報》 |
2017-11-15 |
2300字 |
|
|
106 |
《浙江日報》 |
2017-11-24 |
2500字 |
|
||
107 |
《北京日報》 |
2017-11-27 |
2000字 |
|
||
108 |
中國方案的中國特色 |
《人民日報》 |
2017-11-27 |
2000字 |
|
|
109 |
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17-12-5 |
2000字 |
|
|
110 |
中國方案超越性的文化意蘊 |
《浙江日報》 |
2017-12-18 |
2800字 |
|
|
111 |
“紅船精神”的當代要求 |
《光明日報》 |
2017-12-28 |
1000字 |
|
|
112 |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與中國未來社會政策的調整 |
《理論與評論》 |
2018年第1期 |
人大複印資料轉載 |
|
|
113 |
《政黨攜手,共鑄人類命運共同體》論壇發言 |
《光明日報》摘登 |
2018-2-9 |
500字 |
|
|
114 |
讓民族精神融為政治文化 |
《光明日報》 |
2018-10-26 |
1500字 |
|
|
115 |
用法律手段應對突發事件的多重價值 |
《人民論壇》 |
2018年第23期 |
7000字 |
|
|
116 |
論習近平對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形象設計 |
《毛澤東研究》 |
2019年第1期 |
1.2萬字 |
|
|
117 |
千年變局與中華民族發展 |
《文化軟實力》 |
2019年第1期 |
0.8萬字 |
|
|
118 |
新知識群體與五四運動 |
《beat365學報》 |
2019年第3期 |
1.5萬字 |
|
|
119 |
大曆史視角下的新中國70年 |
《廈門大學學報》 |
2019年五期 |
《社會科學文摘》2019年第12期轉載 |
|
|
120 |
黨的政治生态建設曆程及經驗 |
《北京日報》 |
2019年8月5日 |
獨著 |
|
|
121 |
營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三個着力點 |
《學習時報》 |
2019年8月16日 |
獨著,2000字 |
||
122 |
以良好政治生态确保黨的事業蓬勃發展 |
《經濟日報》 |
2019年8月20日 |
獨著,2000字 |
||
123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特色 |
《思想教育研究》 |
2019年第4期 |
獨著 |
||
124 |
從現代化視野看新中國70年 |
《北京日報》 |
2019-09-16 |
獨著 |
||
125 |
新中國70年的發展成就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
《黨的文獻》 |
2019年第6期 |
獨著 |
||
126 |
關于英美俄日等13國對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情況報道的述評 |
《經濟與社會發展》 |
2020年第1期 |
合著 |
||
127 |
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曆史審視 |
《北京日報》 |
2020-04-20 |
獨著 |
||
128 |
從五四時代到新時代——百年中國的發展主題 |
《社會科學輯刊》 |
2020年第3期 |
《機關黨建研究》2020年第5期轉載 |
||
129 |
社會治理視角下的當前中國弱勢群體問題 |
《海派經濟學》 |
2020年第2期 |
獨著 |
||
130 |
人民性是中國共産黨最鮮明的底色 |
《中國青年報》 |
2020-07-01 |
獨著 |
||
131 |
大黨形象從理想和信念中孕育而來 |
《北京日報》 |
2020-07-27 |
獨著 |
||
132 |
世界文明進程中的人類命運 |
《學術界》 |
2021年第3期 |
獨著 |
||
133 |
破除學術“五唯” |
《北京日報》 |
2021-03-15 |
獨著 |
||
134 |
北京共産黨早期組織成員的政治品格 |
《北京日報》 |
2021-03-29 |
獨著 |
||
135 |
一部厚重的新時代黨建力作 |
《江西日報》 |
2021-04-16 |
|
||
136 |
黨建理論研究的重要成果 |
《人民日報》 |
2021-06-02 |
獨著 |
2.專著(包括獨著、合著、主編、副主編)
序号 |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 |
《反特鎮反運動實錄》 合著 |
金城出版社 |
1998年 |
2 |
《20世紀中國革命理論與中國現代化的曆程》1/2 |
濟南出版社 |
2002年10月 |
3 |
《現代化之路——20世紀後20年中國現代化的曆程》獨著 |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3年10月
|
4 |
《鄧小平的思維世界》 1/2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04年1月 |
5 |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年4月 |
6 |
《透視當代中國重大突發事件:1949-2005》 主編 |
中共黨史出版社 |
2008年1月 |
7 |
《中國共産黨思想史》(本人撰寫三章,6萬餘字) |
青島出版社 |
2008年 |
8 |
《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社會進步》(執行主編)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2011年 |
9 |
《北大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2014,副主編) |
社科文獻出版社 |
2012-2014年 |
10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實踐教學參考資料》(第二主編) |
北京出版社 |
2011年 |
11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教學建議》,(主編,15萬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9年4月 |
12 |
《五四告訴你如何愛國》15萬字,1/4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2019年5月 |
13 |
《中國夢與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主編) |
知識産權出版社 |
2016年 |
14 |
《诠釋方法論 關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認知》(主編) |
知識産權出版社 |
2017年 |
15 |
《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理論研究》(主編) |
知識産權出版社 |
2018年 |
16 |
《改革開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課建設》(主編) |
知識産權出版社 |
2018年 |
17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年鑒2015-2017》(主編) |
北京出版社 |
2018年 |
|
《現代化視野下的“中國夢”研究》,主編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15年 |
19 |
《新中國七十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5萬字,主編) |
北京出版社 |
2019年 |
20 |
《當代中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曆史審視》(16萬字,獨著) |
北京出版社 |
2019年 |
21 |
《五四精神》,主編 |
中共黨史出版社 |
2020 |
22 |
《新時代大黨形象》,1/4 |
人民日報出版社 |
2020 |
3.主持的科研項目
序号 |
課題名稱 |
課題資助來源 |
立項時間 |
經費總額 |
1 |
中國共産黨黨内政治生态建設的百年曆程與曆史經驗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9ZDA011) |
2019年11月 |
80萬 |
2 |
現代化視野下的中國夢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13@ZHA022) |
2013年7月 |
20萬元 |
3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産黨處理重大突發事件經驗教訓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05CDJ001) |
2005年6月 |
6萬 |
4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思想史研究 |
北京市社科聯(16ZT007) |
2016年11月 |
30萬元 |
5 |
當代中國價值觀建設的曆史回顧與現實展望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重點項目(16kda001) |
2016年1月 |
12萬元 |
6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學術規範研究 |
北京市宣傳文化高層次人才培養資助項目(2017xcb005) |
2017年10月 |
9萬元 |
7 |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與未來中國社會政策調整 |
教育部專項課題 |
2018年4月 |
2萬元 |
8 |
中國共産黨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
天津市哲社重大專項課題 |
2018年9月 |
30萬 |
9 |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夢内容體系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重點項目(13kdA029) |
2013年11月 |
12萬 |
10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現狀與前景研究 |
教育部專項課題 |
2013年10月 |
10萬元 |
11 |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概論教學體系研究(主持人) |
北京市教改項目 |
2005年 |
3萬 |
12 |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主持人) |
北京市教委 |
2003年 |
3萬 |
13 |
領袖氣質與毛澤東政治管理研究 |
青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管理辦公室(SDQDSKL38) |
2020年6月 |
9萬 |
14 |
北京紅色文化資源挖掘與價值闡釋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重大項目(21JCA002) |
2021年8月 |
30萬 |
|
|
|
|
|
|
|
|
|
|
4.主編教學參考資料
序号 |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 |
《與毛澤東一起感受曆史》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05年 |
2 |
《與鄧小平一起親曆曆史》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05年 |
3 |
《與周恩來一起走過曆史》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06年 |
5.獲獎
序号 |
榮譽名稱 |
獲得時間 |
|
1 |
方正教師優秀獎 |
2017年12月 |
|
2 |
《現代化視野下的中國夢研究》一書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 |
2019年5月 |
|
3 |
《20世紀後20年中國現代化的曆史進程》一書獲北京市 黨史成果二等獎
|
2005年8月 |
|
4 |
參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有關工作,受到中宣部表揚 |
2016.4 |
|
5 |
參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統改工作,受到中宣部表揚 |
2018.6 |
|
6 |
程美東擔任基地負責人和首席專家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beat365),獲得優秀基地 |
2019年5月 |
|
7 |
《當代中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曆史審視——以社會事件治理為視角》一書獲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
2021年1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