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2019級博士生學生黨團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10月13日下午,滿懷着對偉大祖國的自豪和崇敬,beat3652019級博士生黨團支部赴北京展覽館開展了參觀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支部黨員、入黨積極一起參觀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學院黨委副書記李石生老師參加了活動。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奮鬥贊歌,走出了一條彪炳史冊的人間正道。為全景式展現這條曆史軌迹,此次成就展采用了編年體形式,帶領大家沿着從1949年到2019年的時光隧道,跟随曆史年輪,通過序廳、屹立東方、改革開放、走向複興、人間正道5個部分全方位回顧和感知了共和國走過的光輝曆程。

  

  在新中國70年的光輝曆程中,我們取得的成就是貫穿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文明等各個方面的,而此次展覽則通過多種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了70年曆程中那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偉大成就。150個“新中國第一”、 1700多張曆史照片和180多個視頻、每10年設置一面的英雄模範人物牆、充分運用聲光電等多媒體科技還原出的曆史場景無不讓在場的每個人最切實地感知到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奮鬥實現的偉大跨越,無不使參觀過的每名同學發自内心體會到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

  在參觀過程中,所有同學都被展覽所展示的生動曆史畫卷和細緻的曆史情節所吸引,有的同學全神貫注地傾聽講解員的解說,不時與身邊老師同學交流探讨;有的同學駐足于那些沉澱着曆史記憶的老照片前若有所思,感慨于革命先輩的英雄壯舉;有的同學對于展出的曆史文件和檔案資料饒有興趣,仔細品味着每一個曆史細節;還有的同學密切關注70年來新中國的科技創新成就,沉浸于中國制造帶給人的自豪和震撼之中。

  

  70年後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展覽生動表現了新中國70年的光輝曆程,深刻揭示了70年巨變的深刻道理,這使得馬院同學們更加堅定了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砥砺奮進、勇創佳績的決心和信心。在參觀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2019級博士生嶽欣同學分享到,在觀看開篇視頻時我的内心就開始激動起來,不論看過多少遍在70年前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視頻,每次再看到這裡,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看着各種航天器與潛水艇的模型,看着各式各樣的沙盤,看着那些老照片呈現出的那些年代的記憶,這些全部都是70年來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英勇奮鬥的結果。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真的為自己的祖國而自豪,自豪于我們黨的正确領導,自豪于全體中國人民所擁有的民族精神。真心期盼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期盼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走向最終的複興。

  

  2019級博士生張玉傑同學表示,展覽不僅是對曆史的回顧,更昭示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與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密不可分。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國家的不斷發展給每個人生活帶來的切實變化。70年來中國的發展給予了人民更多的安全感,而安全是美好生活的前提。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都建立在有充分安全感的基礎上。從“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人民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不僅在生産力發展的維度取得了重要成績,而且真正使生産力的發展為創造美好生活、推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服務。

  2019級博士生魏爽同學表示,建國七十年來,我們之所以取得這樣前所未有、舉世矚目的未達成就,我們之所以能夠距離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實現如此之近,歸根到底,是因為有中國共産黨這樣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與中國實際創造性的相結合。因此,作為一名馬院人,作為一名以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為終身志業的馬院學子,我尤其感慨萬千,心緒久久不能平靜。今後,我們北大馬院人一定要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真理,心系祖國勞動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2019級博士生趙晨希同學分享到,光陰荏苒,新中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走過了70個春秋。回憶往昔,革命先烈用鮮血鋪就了新中國的道路,祖國幾經風雨,才從過去的一窮二白走到今天的獨立富強。在發展過程中,我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迹,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第一條鐵路到遍布全國的高鐵網絡,再到天眼、墨子、蛟龍……中國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壯舉。當代中國,正處在激烈競争的時代,全國人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我們播種心情,播種信念,播種智慧,播種力量。作為時代的弄潮兒,我們應當接過改革的接力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