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馬院舉行首屆讀書會校際交流論壇

  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激發青年對于時代變革和國家治理的思考,引導馬克思主義青年學習者把讀懂經典與研究現實問題相結合,11月24日上午,beat365官方网站舉行首屆讀書會校際交流論壇。本次論壇由beat365官方网站“經典精讀”讀書會和研究生會承辦,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宋朝龍研究員出席活動。共有來自beat365、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高校的近60名同學參加了論壇。活動由beat365官方网站2019級碩士生梁楷之主持。

  活動在宋朝龍老師的緻辭中正式開始。宋朝龍老師首先歡迎各高校同學的到來,他結合自身求學經曆與大家分享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體會。接着,宋老師簡要闡釋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指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新自由主義的繼續擴張、西方民粹主義的興起等這些構成了時代變局的主要内容,都是事關人類發展的大事,需要認真加以研究。最後,宋老師勉勵大家在新的時代變局中要繼續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積極回應時代問題,另外,中國數千年的制度文明以及别國的發展經驗也值得進行總結和研究,來為國家治理提供更多更有意義的思考。

  接下來,由各高校發言代表依次進行主題發言。

  中國政法大學的顧晉偉同學以“馬克思社會革命觀的當代闡釋——世界曆史的視角”為題進行了發言,認為馬克思繼承了盧梭康德以來的文明發展思路,又自覺走出黑格爾“絕對精神”的封閉性,馬克思對革命的解讀是站在世界曆史的角度上的,要考慮社會變遷發展的文明向度,而非僅僅是簡化的暴力運動。

  北京師範大學的李昊天同學選擇《筚路維艱:中國社會主義路徑的五次選擇》一書,以“追溯中國社會主義路徑的五次選擇”為題,從書籍簡介、學術價值、對當代青年的啟迪三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讀書體會,認為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逐步崛起和中國自身的偉大複興構成了時代大變局的重要方面。

  中國政法大學的賈亞南同學以“黑格爾與馬克思國家觀關系的曆史考察”為題進行發言,分析了黑格爾與馬克思的國家觀的區别和聯系,認為黑格爾的國家觀中其關于國家權力和個人權利的辯證關系等仍有借鑒意義。

  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溫佩瑩同學進行了《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的讀書分享,從文本的産生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現實意義進行分析,認為文本主要論證了樹枝的所有權問題、公民平等與國家法律等問題,這些對于我國堅持人民當家做主和全面依法治國仍有啟發。

  beat365的田向東同學從“健全現代金融體系路徑探讨”出發,進行《資本論》與《債務危機》的比較研讀。他認為《資本論》與《債務危機》的共同結論在于:警惕信貸增長、靈活發行紙币、調節财富差距、增強政府權威、堅持獨立自主;其關鍵差異在于制度與人性、資本主義危機是生産危機還是信用危機、資本主義危機愈演愈烈還是趨于平穩、資本主義是人類曆史的起點還是終點等四個方面。在現實啟示方面主要有發展公共信用、改革國際信用、調節私人信用等。

  北京林業大學的李欣穎同學以“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及其現實價值”為題進行發言,從剩餘價值的含義、産生原因、核心要義、現實價值四個方面進行了分享,認為剩餘價值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産對勞動者剝削的秘密。在今天,要利用競争引導企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最大程度上提高社會生産力,并充分保障勞動者的正當權益。

  beat365的柯偉鵬同學以“市場經濟體制選擇與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為題,依托《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一書,對書中的“邊緣革命”理論、區域競争思想、“思想市場”進行了解讀,分改革前、恢複階段、徘徊迷茫和穩步發展四個階段梳理了民營經濟發展曆史,指出民營經濟的發展對中華民族的複興也會起到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的劉浩源同學以“由教育向制度轉型的智慧”為題進行發言,他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講話為例,分析了主題教育向制度轉型的曆程,認為這種制度轉型的智慧主要有:第一,從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出發将主題教育制度化是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共同發力的重要内容;第二,主題教育本身的重要性;第三,成果和經驗的固定,包括教育形式和制度成果兩個方面。

  北京林業大學的張璐同學以“《德意志意識形态》中的國家觀及其對當代中國國家治理的啟示”為題進行發言,從國家的形成和起源、國家的功能和特征、國家發展目标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指出在當下中國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把國家事務穩步推進,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并不斷提高治理能力。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覃夫傑同學以“人們的思潮,人民的曆史”為題進行發言,介紹了《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一書的背景、框架和内容。認為每種社會思潮都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經濟關系并提出了不同的訴求,然而隻有符合曆史發展規律的思潮才能真正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因此,我們必須在不斷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領導地位,以确保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前進。

  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阿倩同學以“論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與“自由人聯合體”的交互融合——基于《共産黨宣言》的解讀”為題進行發言,認為馬克思的“自由人聯合體”思想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論來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體現了“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的實踐路徑。

  主題發言結束後,大家進行了非常熱烈的讨論和交流,并紛紛表示很有收獲。

  最後,進行主題分享的同學上台合影留念,本次論壇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