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馬院研究生講師團舉行試講活動
12月5日中午11點半,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生講師團就北京市東城區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召開讨論會,并就12月19日赴唐山宣講活動舉行了試講。出席活動的有beat365副院長宋朝龍老師、黨委副書記李石生老師、團委書記羅登科老師以及講師團成員共20餘人。
會議開始,講師團指導老師宋朝龍和李石生老師布置了接下來的宣講工作。講師團将于12月份承擔學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的部分任務。針對此項工作,李石生老師建議成立專門的宣講分隊,并對參加此項工作的講師團成員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宣講成員需全面熟悉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重點聚焦13個顯著優勢,诠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深厚曆史底蘊。
接下來,講師團的三位成員賈一航、瞿楊和李豔分别就12月19日赴唐山宣講活動進行了試講,指導老師針對試講内容和效果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點評和指導。
首先,學院2018級博士生賈一航以“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以革命年代的國共黨建為例”為題進行了試講。他回顧了我國從帝治到法治的發展曆史,對比了國民黨的黨治1.0版本和共産黨的黨治2.0版本,指出了共産黨黨治擁有強大的信仰、嚴密的組織、優良的作風、工農的支持和偉大的領袖這五個方面的特色,突出了共産黨在黨的治理方面無可比拟的優勢。針對他的試講,李石生老師認為,講授的第一部分過于松散和冗餘,應該提綱挈領地指出國民黨失敗和共産黨成功的原因。宋朝龍老師指出,在試講中宣講的意味略濃厚,最好還能進行追根溯源式的展開,不要隻講結果,還要充分向宣講對象展示出導緻國共不同結局的原因和理論,使宣講更通順,更具備邏輯性;同時,該議題所涉及的問題域還不夠明确,建議結合當下共産黨的政策優勢進行充分的展開論述;此外,共産黨的優勢在于共産黨是使命型政黨而不是功利型政黨,這一點有必要指出。
接着,學院2019級碩士生瞿楊做了主題為“以時代的信仰——碾碎自己,重啟人生”的試講。她以宗教信仰和資本主義信仰的缺陷來引出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科學性,并将信仰與個人生活聯系起來,指出了信仰對個體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意義。針對她的試講,宋朝龍老師指出,信仰的話題并不好講,同學們對信仰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定義也不清晰,缺乏統攝整個過程的概括性理論;建議用總分總結構,設定主線,使整個宣講有力量有氣勢;現在大家宣講時候的通病是“前面扣不住,後面收不回”,這樣就會使宣講沒有結構,以後要把宣講内容和現實統一起來,不斷提升表達效果。
最後,學院2019級博士生李豔以“新時代與青年信仰”為題進行了試講。她圍繞“青年人在新時代為什麼需要信仰”的問題,從曆史傳統、社會思潮沖擊和青年群體的特殊性三個方面展開了論證;圍繞“新時代的青年應該信仰什麼”的問題,剖析了馬克思主義、共産主義、人民等信仰概念;圍繞“這樣的青年這樣的信仰有什麼優勢”的問題,給出了改造世界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解決人們的深層次的思想信念和人類解放的情懷等問題的答案。針對她的試講,宋朝龍老師提出了“信仰為什麼是普遍性的”、即“什麼你所提及的信仰對别人也值得信”的問題,要面對這些問題并厘清自身的論證和講述邏輯。宋老師提供了具體的改進思路,即不同的學派對信仰的定義不同,因此要做好理論上的前提準備。在宣講的時候,比如可以依照“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當代人的信仰——國有企業的信仰”等邏輯展開,層層遞進,值得注意的是,信仰有情境性,每個人的信仰不同,如何關照個體性和大衆性,需要再認真思考。
參加本次活動的其他講師團成員也從不同角度對試講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中午1點,活動順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