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參與一線抗“疫”志願服務工作學生專訪(第二期)

  今年冬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直至目前,我國各地都針對本地具體情況采取了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防疫成果,我院也有不少同學參與到了一線抗“疫”志願服務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貢獻屬于馬院青年的力量,下面就讓我們聽聽他們的心聲。

  饒一鳴

  2月8日,beat365校友會發出《關于發起全球北大校友“百萬口罩行動”的倡議書》,号召校友行動起來、共克時艱,學院2018級博士生饒一鳴看到推送後與其他同學合作發起募捐并打算用籌集的善款購買一批口罩用于武漢抗擊疫情工作,同時他還呼籲身邊的校友和朋友共同參與到百萬口罩行動當中,饒一鳴的家鄉在江西上饒,其家鄉人得知此事後也積極響應,捐款達到8588元。發起募捐後的幾天裡,校友和朋友們陸續捐款,點滴細流、涓涓而成,最終彙聚成28436這一愛心數字。而後通過與湖北校友會抗疫援助中心進行聯系、了解需要口罩的醫院,武漢市疫情嚴重但缺少關注的抗疫定點醫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被确定為受捐醫院。

  然而随後的購買口罩、運輸過程卻充滿波折。聯系口罩購買之初,饒一鳴在有口罩資源的朋友處緊急下了訂單。12日下午,這批口罩第一次協調到位,本以為它們即将在四天左右抵達武漢,正十分欣喜,然而次日就傳來遺憾的消息,口罩發貨方稱口罩在運往武漢的過程中,但無法給予快遞單号以追蹤物流動态。饒一鳴等負責聯系口罩的朋友意識到這其中可能存在問題,為保險起見隻好緊急聯系其他來源的口罩,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口罩的聯系困難重重,價格波動、标準差異、與口罩商的溝通誤差、不同國家口罩資質的語言識别問題都一度成為“攔路虎”。終于,在朋友們的大力幫助和協調下,他們于15日聯系到新一批口罩,但口罩生産廠方稱,口罩已無法直接發至武漢,需先寄往北京再發至武漢,于是他們又聯系同學負責在北京的接續事宜。16日,事情再生波折,由于口罩生産商所在地區的疫情物資管制,他們又緊急更換其他省份的另一家口罩廠,并将口罩于當日下午用順豐寄送至北京。其後從口罩寄往武漢到快件在武漢分揀及至最終27日收到消息顯示口罩已由客戶于指定地點代收,期間大家每時每刻都在等待中擔憂和期盼着,個中滋味無需多言。

  經曆種種周折直至最終找到合格資質的口罩運往武漢之時,饒一鳴等同學早已将物資采購的複雜标準銘記于心。無論過程如何波折,值得慶幸的是,口罩最終成功送達了武漢。3800支口罩,28436元善款,承載着北大青年的熱血和擔當奔向前線。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發來感謝函表示:“我院及全體職工對此種回饋社會、負有社會責任感的善心深表感謝,并将銘記于心!”

  作為本次募捐發起人,饒一鳴的所作所為充分展現了北大馬院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正如他向“百萬口罩行動”委員會副主任劉萌所說,“在這場疫情大考面前,作為青年北大人,應該擔負起時代責任,主動挺身而出,隻要國家和人民有所需要,隻要自己能夠力所能及,我們就不會缺席。”

  王欽

  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王欽的家鄉地處湖北疫區,近期随着疫情在全國範圍内得到控制,很多省份相繼調低對疫情的應急響應等級,然而與許多地區相繼“解禁”不同的是,王欽的家鄉當前雖然疫情防控整體呈平穩向好态勢,但在這“最後一公裡”,社區仍然實行着最嚴格的封閉式管理,時刻管控着車輛和人員的出行,王欽就作為志願者參與到了家鄉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線。

  由于一線人手并不充足加之疫情防控壓力較大,王欽和志願者同伴們其實并沒有固定的崗位,他們往往是“哪裡需要往哪裡搬”。王欽在擔任志願者以來已相繼完成過卡口值守、摸排住戶信息等等工作,而目前她所處的崗位是宣傳巡邏組,需要每天手執喇叭在街間宣傳市裡防疫的相關精神、對轄區無事上街的居民進行勸返,和同崗的志願者們在一條道路上來回行走兩個半小時,這便是她目前每日的工作内容。

  龐瑞翰

  “庚子鼠年的春節,全民參與的抗‘疫’行動,在國人家人記憶中均印象深刻”,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龐瑞翰如是說。春節前夕,龐瑞翰所在老家河南鄉村黨支部發出了保護環境、禁放煙花爆竹的倡議,并組建了黨員志願宣傳隊,龐瑞翰就作為宣傳隊一員參與到了志願工作當中。

  春節期間,特别是除夕當天,面對熟悉的鄉裡鄉親,入戶宣傳禁放鞭炮難度不小,在村支書的帶領下,龐瑞翰負責在所居住的街道巡邏播報禁放鞭炮的倡議書,向鄉親們解釋說明禁放“節約費用,空氣清新,安全衛生”的積極效果。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斷蔓延的嚴峻形勢,正月初一,村支部發出“封村不封路,居家不串門”的要求,在村黨支的組織下,龐瑞翰還參與到了出入村口檢測的志願服務工作中。在這項工作中,一位參與過村裡抗擊非典疫情的老黨員負責測量體溫,龐瑞翰則負責核對、登記信息。龐瑞翰表示,“值班過程中,一同值班的黨員伯伯的防護意識很強,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的進出村莊的鄉親,我們總會保持兩米距離進行‘喊話’式的勸導。”在工作過程中,龐瑞翰也多次聽這位黨員伯伯講到十七年前參與抗擊非典的情景,他還特别自豪地說自己被評為抗擊非典的先鋒模範。

  如上種種都讓龐瑞翰感慨:“人是曆史中的人,未來再回想起我們現在所經曆的這場全民戰‘疫’定會感懷、感動、感恩!這次疫情是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民參與的偉大戰役,是一場生動的愛黨愛國教育,是一場全民團結的大檢閱,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在這個寒假甚至及至當下,許多馬院青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堅持為抗“疫”奉獻力量,無論身在一線與否,大家都在為疫情防控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行百裡者半九十”,雖然當下全國各地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但我們絕不能因此松懈,相信同舟共濟、衆志成城,我們定能早日共克時艱、全面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