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2018級博士生黨支部開展“學習抗疫精神,弘揚五四精神,争做圓夢新一代”學生黨團日聯合主題教育活動
2020年5月29日上午,beat3652018級博士生黨支部舉行線上主題教育活動。學院團委書記羅登科、黨支部全體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會議,會議由2018級博士生黨支部書記郭俊麗主持。
首先,羅登科老師指導講話。羅登科老師肯定了同學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beat365五封回信認真的态度,指出同學們通過重點學習習近平給beat365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和習近平給在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的回信,加強了青年的責任擔當意識。此外,羅登科老師鼓勵同學們從疫情期間個人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出發,結合所學專業知識,深入地探讨國内外疫情防治現狀對比中所彰顯出的我國制度優勢,撰寫學術論文發表個人看法和主張。最後,羅登科老師建議黨支部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認真學習中國青年報刊登“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文章,體會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青年學子的深切期望。
其次,以黨支部書記郭俊麗為代表的黨員同學們分享學習抗疫精神和五四精神的心得體會。她分享截至5月28日,全球确診新冠肺炎将近560萬,死亡35萬人。美國确診超過171萬例,死亡超過10萬例。而我國31個省區、自治市、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達到“三無”狀态,即“無新增确診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對比國内外新冠肺炎感染和死亡人數,我國确診感染人數尚且低于美國死亡人數。我國在抗疫狙擊戰中取得的巨大勝利,彰顯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北大學子在抗疫期間,繼承五四精神,發揚優良傳統,敢于犧牲敢于奉獻,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形成了新時代的抗疫精神。趙子萌從抗疫與經濟全球化、抗疫與國家制度、抗疫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角度深入探讨分析國内外抗疫現狀的經驗教訓。他指出本次疫情将會導緻國家觀念得以在世界範圍内強化,超國家的觀念及其現實組織形式則進一步弱化,我國應當在高端産業鍊進一步突破,提高中國在國家産業鍊各個環節的競争優勢。在應對重大負外部性的時候,應對主體的缺失是西方在制度層面固有缺陷的體現。集中國家内部各方力量和超越經濟理性是社會主義制度優于資本主義制度的兩個重要原因。人類面臨着如此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理性選擇應當是建立廣泛的抗疫統一戰線。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超越國家、超越經濟理性的,是符合全人類福祉的願望和使命。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是人類實現自我超越的又一次嘗試,是應對全球新冠肺炎危機的重要方式。張若辰認為從百年前的五四運動,青年走在國家救亡圖存的最前沿;百年後的新冠肺炎,青年一代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的精神沒有絲毫懈怠。她認為作為青年黨員,應當成為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繼續投身祖國的偉大複興建設實踐中,傳承好流淌于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的自強基因,擔當起屬于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的責任使命。不懼風雨、勇挑重擔,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國情懷錘煉精神品質,時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積蓄青年力量,讓青春之花綻放地更加絢爛多姿。
最後,團支部入黨積極分子主動分享學習抗疫精神和五四精神的心得體會。王拯認為通過對比國内外疫情,可見我國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事實勝于雄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着巨大優勢。我國給世界各國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徐昊認為抗疫精神和五四精神旨在解決不同範圍、不同層面的問題,抗疫精神比起五四精神更加具體,五四精神比抗疫精神更加抽象和寬泛。抗疫精神屬于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制度的意識形态,而五四精神則屬于民主革命時期的意識形态。王凡認為隻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因此需要找到個人事業與國家事業的結合點。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的學生,應當以抗疫期間的英雄為榜樣,不斷夯實自身理論基礎,樹立正确價值觀念,從而将來更好地引導青年學子學習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曹江川認為目前兩會勝利召開充分說明我國防疫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重大勝利。雖然我國的經濟在第一季度出現6.8%的負增長,但是為了全國人民的健康安全是完全值得的。本次疫情暴露出我國醫療體系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居安思危,需要不斷完善改進。餘歡歡回顧五四運動的曆史以及當今美國對于五四運動的評價,指出我們應當正确認識五四運動的核心和實質。五四運動是愛國主義運動,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國應當秉承科學的精神和開放的态度,加緊研究新冠肺炎的進度,攻克這一人類面臨的重大難題和挑戰。宋壯指出不同于西方國家個人承擔新冠肺炎檢測以及治療的高昂費用,我國全力承擔所有新冠肺炎感染病人的所有治療費用。他認為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倡導“民主”“自由”“平等”等政治理念,但是在疫情防治實際過程中,一味地維護資本家的利益而不顧絕大多數人民的生命健康。我國在疫情防治工作中切實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理念,努力保護廣大人民的生命健康。
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抗疫生動實踐中,在曆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内的對比中,我國人民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在祖國革命、建設和發展的曆史進程中,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不斷承擔曆史和現實賦予的重任。作為北大馬院青年學子,我們應當埋首經典,關注現實,承擔起國家富強、民族複興的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