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生講師團雲端走入華潤“未來之星”訓練營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新時代青年勇立潮頭,自信傳遞曆史接力棒,在“疫情大考”中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2020年8月1日上午,beat365官方网站講師團的張玉傑、李豔和奚佳夢在雲端參加了華潤“未來之星”訓練營電力營華北大區分營的培訓課程,分别以《“喪文化”與青年使命》、《時代青年的青春畫像》和《中國道路與青年使命擔當》為主題進行了系列宣講。總體從曆史和現實的雙重視角、國内和國際兩個大局出發,聯系當前抗疫實際,結合理論與實踐講述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喚起大家對理想信念的深入思考。
張玉傑在《“喪文化”與青年使命》中着眼于當前青年群體中流行的“喪文化”,糾正了社會對此所有的偏見,從理論上界定了“喪文化”的樣态、概念、特征,重點分析了“佛系”的意義内涵,厘清了《低欲望社會》中的理解誤區。李豔在《時代青年的青春畫像》中以旁觀者的角度捕捉了中國近現代曆史中不同時代青年的人生圖像。從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陳獨秀“新青年”、李大钊的“青春中華”,再到毛澤東“八九點鐘的太陽”、鄧小平的“四有青年”、習近平“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曆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隻有将青年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黨和國家的事業之中,青年才能更好施展才華,國家民族也更有希望。奚佳夢在《中國道路與青年使命擔當》中指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先鋒力量,中國道路與青年使命擔當緊密相連。繼承曆史,青年是新時代建設的主力軍;放眼未來,青年是中國夢的實現者和共産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面對疫情大考中出現的中西方政治文化差異、輿論傳媒等問題,新時代青年更需要增強“曆史”意識和理論意識,“當下”意識和實踐意識,“未來”意識和世界意識,發揮好青年優勢,走好中國道路。
在交流環節,有學員發表了自己對當下形勢的感受,也有學員對一些現實性問題提出了疑問,三位講師一一給予了解答和分析。此次宣講交流氛圍濃厚,大家在探讨互動中激發愛黨和愛國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強化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中國青年生逢其時,堪當重任,誓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圓夢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