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依舊 與浚哲前行|馬院與哲學系青年相聚雲端 重溫祖國百年歲月

  牛年頌牛,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發表重要講話,勉勵全國人民在新的一年繼續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精神。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又恰是農曆辛醜年,站在今天回望百餘年前的那個辛醜年,中國已從風雨飄零的苦難舊時一路行至強大。“三牛”精神不僅是不同曆史條件下的個性化精神标識,更是祖國百年砥砺奮進的精神密碼。

  在反思中校準,在回望後前行,這就是我們緻敬百年歲月最好的方式。2月23日,beat365官方网站和哲學系20級黨支部相聚雲端,以發揚“三牛”精神為主題,從百年黨史、百年文化、百年曆史、百年榜樣等不同角度,分享中國“牛”故事,提振中國“牛”精神,學習黨的百年曆史中蘊含的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

  分享會交流環節

  beat365的葛燦同學以“決定中國命運的五四一代”為主題,帶大家回顧了“五四”青年誕生的曆史背景。葛燦認為,從1919年青年們的激揚文字,到1992年的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勇敢的“五四”一代影響着祖國八十年的發展曆程。一群活力四射的知識青年,棄故納新,欲挽大廈将傾,青年人的奮鬥影響着國家命運,這是“五四”一代帶給我們永遠的啟示。

  beat365的石柳柳同學為大家講述了“東方紅”裡的黨史故事,她認為重溫紅歌不僅有利于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國民精神的塑造,還能滿足個體情感表達的需要與正确價值觀的培養。石柳柳同學指出,紅歌植根于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紅歌的傳唱與高校思政教育有着内在關聯,增強了思政教育的可感性。

  beat365的陳麗君同學帶大家重溫了淮海戰役中人民群衆支前的曆史,不斷湧現出的人民群衆支前場面,組成波瀾狀況的畫卷,創造了我軍戰争史上規模最大的以少勝多的奇迹,真實反映出“戰争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衆之中”。

  哲學系的何楷篁同學向大家分享了自身對于脫貧攻堅的認識和再認識,他從理想與反理想化之間的矛盾、執行者與評論者共情程度的落差、信息接受偏好這三個角度深入思考扶貧問題,不斷反思現實、厘清困惑。

  哲學系的祁玥同學以百年榜樣為主題,講述了衆多優秀領導幹部的先進事迹,她表示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榜樣,号召新時期的黨員要與楷模同行、以榜樣為鏡,踐行使命擔當。

  哲學系的趙明晗同學講述了民族英雄吉鴻昌的革命歲月,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切。他認為,中華民族之所以曆經磨難而巍然屹立,是因為英雄們用血肉之軀鑄就了堅不可摧的民族脊梁,要讓英雄紀念碑屹立于人心深處。

  自由交流環節

  在自由交流環節,同學們踴躍發言,分享個人感悟。

  “一百年歲月流轉,關乎來路,更關乎前路”;

  “在慶祝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認真學習黨史教育,正當其時”;

  “100年前的北大人熱血激蕩,100年後的我們還要有新一代青年人擔當”;

  “脫貧攻堅價值意義的背後是一場展現人民力量的偉大實踐,就是在用時間和空間的跨度衡量我們百年政黨的基業”;

  “要永遠銘記衛國戍邊的英雄,像最可愛的人緻敬!”

  通過本次兩院系聯合主題學習活動,同學們深化了對“三牛”精神内涵的認知,在大局交織、百年交彙、五年交接的背景下,同困難作鬥争,是物質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對壘,青年學生應當戒驕戒躁,保持銳意進取的奮鬥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