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斌: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論斷

  揭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國内國際兩個大局出發,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曆史進程出發,而提出的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論斷。這是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實踐創新基礎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必然結果

  我們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曆史方位的變化,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取得了新的偉大曆史成就,這也就必然喻示着,這一時代的主要矛盾要發生新變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已成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一方面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速度速度迅猛,國家綜合實力與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巨大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黨的領導和建設得到更大加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即将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階段, 2013—2016年,國内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2%,目前國内生産總值由五年前的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并且不斷強化内涵式發展,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在世界經濟總體處于低迷的情況下,我們的發展,明顯快于同期世界經濟2.4%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國經濟不僅造福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30%。随着我國經濟總體規模的擴大,現在經濟每增長1%,相當于5年前增長1.5%、10年前增長2.5%。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均超過1300萬人,與此同時,物價保持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均在2%左右,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7.8%,快于同期國内生産總值年均增速,廣大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普遍增強。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就必然有新的提升,就必然進入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層面,可以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對物質文化需要的升級版,人民需要的範圍更廣了、層次更高了。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國家和社會供給這一層面來看,随着我們的國力和生産力水平得以巨大的提升,總體上具備了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基礎,但必須看到,由于我們的發展還平衡不充分,一些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夠高,一些區域還面臨着擺脫貧困的緊迫任務,并且我們的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所有這些都使得我們尚不能完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我們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全黨必須緊緊圍繞這一主要矛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我們要堅持深化改革和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把我們的各項工作推向新境界。我們要在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上更多發力,既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又促進政治、文化、社會、生态等方面全面協調發展;我們要在解決區域不平衡不充分上更多發力,加強頂層設計,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在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同時,還有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優化發展等有新作為、新舉措,尤其要設計實施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戰略工程;我們要在城鄉不平衡不充分上更多發力,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一定意義上講,隻有農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民脫貧緻富、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才能說更全面更充分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當然,我們還需要在現有已經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堅持創新引領,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要通過各方面的優化發展,努力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多的物質、制度、文化的支持,讓全體中國人民全方位地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當代中國國情的再把握

  當代中國主要矛盾的變化,絕不意味着我國仍處于并将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發生了變化,絕不意味着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發生了變化。我們還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初級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不斷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為此,我們要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不斷推進我國經濟在過去高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走又好又快的發展之路。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政治方向,特别是要不斷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牢牢樹立和堅持“四個意識”。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特别是對于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當代中國而言,隻有不斷全面深化改革,隻有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對外開放,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