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馬來啦!陳培永老師帶你讀《共産黨宣言》

編者按

由beat365主辦的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将于2018年5月5日在北大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此次大會恰逢beat365120周年校慶、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産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也是中國共産黨十九大勝利召開後的開局之年,這将是全世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科學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在馬克思主義體系裡,《共産黨宣言》一直以其崇高的地位為人稱道。《共産黨宣言》為何有着經久不衰的閱讀魅力?書中有哪些脍炙人口的經典語句?如何在當下的時代理解《共産黨宣言》?青年學子又該如何把握《共産黨宣言》?今天,北大beat365的陳培永老師将為我們解讀《共産黨宣言》中蘊藏的豐厚寶藏。

beat365圖書館藏陳望道譯《共産黨宣言》,

1920年9月再版本,

這是《共産黨宣言》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

 

 

 
 
 
1
 

 

Q

今天您給我們大家推薦的是《共産黨宣言》這本書。首先您能簡單地介紹一下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嗎?

A

不同時代的不同的人會從這本書中讀出不同的東西。我要說的是,馬克思、恩格斯在這本書裡找到了自己的對手,那就是資本,他們确定了自己一生的事業,那就是回答: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邏輯所主導的曆史階段,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該如何把握這個時代特征,如何走出這個曆史階段,如何迎接未來美好社會?

 

 

 
 
2
 

 

Q

我們都知道,《共産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标志。您能給我們的讀者講一講,它為什麼會具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它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發展史上具有怎樣的意義呢?

A

《宣言》之所以具有這麼重要的地位,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都在這本書中出現了,而且都得到了最簡潔明了的呈現。《宣言》裡出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幾乎所有的關鍵詞,資本、資産階級、無産階級、階級鬥争、社會主義、共産主義、革命、消滅私有制、自由人聯合體、共産黨等等,這些關鍵詞在之後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不斷出現,《宣言》因此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發展史上的理論起點,是馬克思主義開始的地方

 

 
 
3
 

 

Q

《共産黨宣言》長期在各種榜單中被評選為對人類有巨大影響力的書籍。您如何看待它在學術界之外的影響力呢?它對于全人類的發展有着怎樣的意義?它為什麼能起到如此作用?

A

一句話,《宣言》是一本改變世界曆史進程尤其是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著作。《宣言》首先是政治宣言、革命宣言,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産階級政黨——共産主義者同盟的黨綱,是共産黨人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的文獻。馬克思、恩格斯把“宣言體”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緻,論斷铿锵有力,激發了當時以及以後受到剝削和壓迫、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各國人們的鬥志,推動他們投身到轟轟烈烈的革命中,為争取自身權益而鬥争,因而大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今天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宣言》之所以取得在學術界之外的政治影響力、社會影響力,還因為它是一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學術作品。真正有說服力的、最優秀的政治宣言,必然是邏輯嚴密、值得反複推敲的思想佳作,它必須能夠用邏輯的論證和理論的演繹使人信服。通俗地說,它不能隻有口号沒有理。而《宣言》既有口号又有理,它是講理的,講人類社會發展大道理的,講文明進程大邏輯的,這個大道理、大邏輯是這個時代的我們更需要的,也是各個曆史階段的人們都需要的。

 

 

 

 
 
4
 

 

Q

《宣言》産生于19世紀中葉的歐洲,我們生活在21世紀的中國,您認為它是否與我們的時代有一定的距離?我們如何才能從《宣言》中讀出當下的時代感?

A

我們所處的時代同《宣言》所處的時代确實發生了巨大變化。無産階級的悲慘處境、暴力革命、階級鬥争确實不再存在或很少存在了,但工業文明、現代化、全球化、自由貿易、市場經濟、資本運作、社會轉型等依然是這個時代的關鍵詞,而它們其實都是《宣言》中所涉及的。《宣言》從本質上而言揭示的曆史時代就是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從自然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從相對穩定走向劇烈變革、從封閉國家走向全球化的曆史時代。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恩格斯是我們的同曆史時代人,我們生活的時代與《共産黨宣言》的時代有着發展程度的差異,馬克思、恩格斯站在時代的起點處,預見性地指明了這個時代的問題,揭示了這個時代的規律,給我們提供了思考這個時代的工具

 

經典必須走進時代。我們不能一讀《共産黨宣言》,就讓這個時代的人回到曆史中去,我們應該讓《宣言》回到這個時代中來。我們急需要做的是:以問題激活文本,讓理論回應現實。我們要在新的語境下重解相關的概念、範疇、命題,給出合理的、有說服力的解釋,并用這些範疇來剖析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

 

 
 
5
 

 

Q

您大概是什麼時候第一次讀到的這本著作?當時這本書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A

我正好是在讀大學期間讀到這本書的。說實話,當時并沒有“一見鐘情”,一讀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沒有讀出其中思想的深邃,總覺得話語有些陳舊,好像離自己的生活有些遠。當時隻是記住了那幾句戰鬥力十足的話,“一個幽靈,共産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讓統治階級在共産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産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隻是鎖鍊,他們獲得的将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随着閱讀書目的增多和人生閱曆的豐富,我才越來越意識到《宣言》就像永遠挖不完的思想寶藏,你随時可以挖出一些,努力會挖得更多,當你自己感覺挖得差不多的時候,又會發現更深的地方還有很多可以去挖。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那得要看是什麼書。在讀《宣言》百遍後,我還會自我懷疑,我真讀懂它了嗎?我們離思想家是有差距的,我們總喜歡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已經讀懂了他們,但這種自以為是、這種“已經讀懂”往往會經過一次又一次。真心勸一下那些讀了幾句、幾遍就放棄,就認為《共産黨宣言》沒有多少見解、沒有多少新意、已經過時的讀者重新拾起來,再一次挖出思想的寶藏、感受理論的神奇。

 

 
 
6
 

 

Q

您覺得這本書對您的人生、學術等方面比較大的一個影響是什麼?

A

對我的人生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堅信有理想不總是騙人的,即使看到再多的人沒有理想,我也堅信一定會有人在為别人所不理解的理想而奮鬥。我們需要賦予自己做的事情以精神價值,才能把自己幹的事情變成事業。對我的學術最大的影響就是,不要認為學術是無用的,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學術不能自娛自樂,我要讓自己的學術作品走向更多的人,影響更多的人。

 

 
 
7
 

 

Q

您覺得以北大為例,青年學子可以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

A

寫《宣言》的時候,馬克思不到30歲、恩格斯28歲,兩個青年寫出的著作卻改變了世界,這本來就是個傳奇。青年學者從這本書中可以學到的東西很多,崇高的理想,犀利的文風,厚重的思想,廣博的學識,社會的批判,深刻的預見,革命的精神等等。北大青年學子最重要的還是要學到:不僅要學會觀察時代,還要學會去引領時代。《宣言》無疑是分析那個時代最有說服力的文本,也是最強有力地引領之後的時代的文本。

 

 
 
8
 

 

Q

如果讓您用一句話推薦這本書的話,您會說什麼呢?

A

一句話可能不夠,允許我說一段話吧。《宣言》有種神奇的魔力,讓你越走近它,就越覺得它是神秘的;它總是給我們留下一串鑰匙,讓我們打開一重、兩重門,卻發現裡面還有千重門;它總是給我們打開一扇、兩扇窗,讓我們自己去發現、去打開更多的窗。

陳培永老師

 

受訪者簡介:

陳培永,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員、副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共同主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1項,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約100篇,出版獨著有《福柯的生命政治學圖繪》《大衆的語法——國外自治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主體建構學》《黨性是什麼》,并著有《資本的秘密》《共産主義的原貌》等“經典悅讀系列叢書”(共10本)。

 

 

 

采寫:鄭思琳

責編:園中葵

圖片來源:beat365圖書館、受訪者提供

攝影:魯揚揚

排版:陳燦

 

轉自beat365微信公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