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國際學術活動”系列講座 ——亞曆山大•布茲加林:後蘇聯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2018年5月7日上午,莫斯科大學經濟系教授,俄羅斯“批判的馬克思主義”學派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亞曆山大•弗拉基米羅維奇•布茲加林(Aleksandr Vladimirovich Buzgalin)在beat365官方网站舉辦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國際學術活動”系列學術講座上,作了主題為“後蘇聯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俄國現代資本主義分析”的學術報告。學院黨委副書記馮雅新老師、馮超超老師和研究生同學出席并進行讨論。
布茲加林教授首先介紹了後蘇俄時代馬克思主義的主要趨勢,認為當前俄國存在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西方模式的社會民主主義、後蘇聯批判馬克思主義學派等主要趨勢。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存在代溝,60歲以上居多而30歲以下較少,他們還得不到國家支持,有時受到來自政府的壓力。因此,當前俄國馬克思主義者相對比較困難。俄國從社會主義走向了資本主義,說明社會主義的發展并不是一種直線,而往往是一條曲線,要經曆曲折的過程。随後,他還提出了貨币和資本的新特質,認為貨币出現虛拟化的趨勢,主要不是以貨币形式出現,而是存在于虛拟的網絡中。資本的剝削也出現了新的形式,同工不同酬、貿易剪刀差等問題嚴重,他還以電腦生産的大部分利益被微軟等公司抽取的例子說明利潤并不真正屬于财富的創造者。而且資本依舊存在全球霸權,許多國家看似發達,實際上依舊受美國資本操控,不像中國,俄國等很多國家受原油價格影響巨大,雖然國家可以制定計劃,一旦原油價格下降,計劃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最後,布茲加林教授認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并不能絕對對立,當前很多資本主義國家吸收了社會主義的因素,社會主義的發展也需要資本主義的因素。當前實際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正如冰與水的狀态,隻要具備一定條件,水會結冰,冰也可能融成水。社會主義的問題不隻是信仰的問題,社會主義的發展正如緯度不同的國家,有的地方感受是春天,有的地方是冬天,雖然很多地方仍處于寒冬,但我們不要害怕寒冬。(供稿:曹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