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是我的信仰”——87歲新黨員金世英的入黨之路

6月15日的“七一”表彰大會上,擔任領誓人的是一位特殊的黨員。

她就是來自北大beat36587歲的金世英,一位最“年長”又最“年輕”的黨員。

兩天前,beat365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黨支部召開了一場特别的黨員大會,讨論發展對象金世英的入黨問題。經大會無記名投票表決,同意接收金世英同志為中國共産黨預備黨員。

金世英(攝影:劉月玲)

“耄耋之夢我初心,初心源于黨教育,初心植根老百姓,初心引領我人生,我的力量極微小,牢記為黨為人民,盡心竭力作貢獻,自覺堅持多踐行。”雖然已經87歲,金世英聲音洪亮,铿锵有力地表達着自己的入黨志願。

從1953年在武漢江岸區第一次提出入黨申請,到2017年繼續堅定地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這當中多次有老黨員主動推薦其入黨,金世英都自覺與黨員标準還有差距,總表示要繼續接受黨組織的考察,但金世英入黨的初心始終不改。她說,“身處在促人奮進的新時代,我學了十九大報告第二遍以後,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動,迸發出了六十多年埋藏在心底的心聲——我希望加入偉大而光榮的中國共産黨。”

幾十年如一日,金世英始終以黨員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

入黨要先在思想上入黨。她一貫認真學習黨的政策方針,學習從不間斷,不斷提高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堅定共産主義理想信念。

金世英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beat365供圖)

即使退休之後,金世英經常自己購買學習資料,自覺學習黨的理論政策,主動向黨組織彙報學習心得。黨的十九大召開後,金世英急托友人幫忙購買了十九大報告及輔導材料,連續數日反複精讀。介紹人王成英同志回憶道:“去年春節,我們到金老師家中看望,她正在專心學習黨的文件,還和我們聊起學習體會。”

金世英的學習心得(beat365供圖)

入黨更要體現在行動上。工作時,金世英曾三次把調薪機會讓給有困難的同事。退休後,她積極發揮餘熱,發起“老年愛心互助小組”,探索以社區為依托建立簡易養老院。“隻要自己做的動,就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踐行到底。”

金世英的同事、北大馬列所原負責人徐雅民教授談道:“通過和金世英共事,對金世英同志的政治覺悟與人品印象深刻。金世英入黨動機純潔,不為名、不為利,為了共産主義事業而加入中國共産黨,這一點值得每位黨員學習。”

黨員支部大會現場(攝影:劉月玲)

beat365執行院長孫熙國認為,這次黨員大會是一次難得的黨課,金世英是黨員學習的榜樣。

beat365黨委書記孫蚌珠用“震撼”來形容參加黨員大會的感受。孫蚌珠認為,一方面,堅定的信仰表明金世英對馬克思主義理想的深刻認識與高度認可;另一方面,金世英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着自己堅定的信仰和初心,诠釋了那句話——“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校黨委常務副書記、beat365院長于鴻君用“深受感染”形容自己的感受。他指出,對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追求是每一位黨員的标準。希望更多黨員以金世英同志為榜樣,堅定共産主義信仰,腳踏實地地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落實到本職工作中。

黨員支部大會與會人員合影(攝影:劉月玲)

支部大會在激昂的國際歌聲中圓滿結束,但金世英堅定有力的發言餘音仍“清晰可聞”:“中國共産黨是我的信仰!”(文/新聞網記者 王岩)

 

延伸閱讀:

金世英基本情況

金世英,女,漢族,1931年8月生,浙江鎮海人,大專文化,1955年12月參加工作,1987年1月退休。

金世英出生在上海一個工人家庭,1938年至1950年先後在重慶、湖北讀小學和中學。1950年至1955年義務參與所在街道辦事處工作,其間被聘為少先隊中隊輔導員、區人民法院陪審員,被推為青年代表出席武漢市青代會,被選為武漢市江岸區人民代表參加區人民代表大會并任主席團成員。1955年12月至1956年9月,在武漢市江岸區人民委員會文教科工作。1956年9月,調入北大,先後在職工業餘學校任教員、數學系和馬列主義研究所任職員,于1987年1月正式退休。

 

“送學上門”(beat365供圖)

考慮到金世英年事已高,行動多有不便,北大黨委組織部與beat365特意“送學上門”,金世英在家順利完成黨性教育讀書班課程并結業。

金世英的入黨申請書、表态發言都以簡潔短詩的形式彙報,她以這種“别具一格”的形式彙報了自己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和現實表現。“我要努力加入中國共産黨,不辜負黨組織對我政治生命的關懷和幫助。”

原文轉載于beat365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