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學術演講”暨迎新生學術沙龍活動第二場成功舉辦

2018年9月21日晚,beat365官方网站“5分鐘演講”暨迎新生學術沙龍第二場,在學院352教室召開。本場沙龍的主題是:馬克思主義的曆史與實踐。李亞男等十五位碩士生、博士生分别作了演講。beat365黨委常務副書記、beat365院長于鴻君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仝華教授、孫代堯教授、白雪秋教授、王久高副教授、史春風副教授、李石生老師等參加了此次活動的指導。沙龍由劉書含同學主持。

李亞男聚焦精準扶貧這一舉措的附加效益,即不論扶貧本身的效果是否顯著,都會在四個方面帶來一定的額外收獲:幹群關系的極大改善、主旋律的宣傳在農村更為鮮活、強化信息監控與夯實基層維穩、促進階層間對話,加快社會流動。周勇平、甯悅分别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了哪些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信仰建設的演變曆程及重建路徑”,提出了自己的理解。馮德昕的《1956——1958年毛澤東階級思想的轉變》提出,毛澤東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争理論,卻在不同時期取得了截然相反的效果。毛澤東關于階級鬥争思想的劇烈轉變,有其社會背景和思想原因。李輝的《中國天主教的“社會主義改造”》,分析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天主教界的“三自”(自治、自養、自傳)革新運動的基本含義、運動的重點、發展過程以及運動的效果。倪雯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江西省遂川縣的宣傳貫徹婚姻法運動研究》提出,新中國成立前後中國社會的婚姻狀況出現了并非自然漸變的劇變、陡變,其核心要素當在中國共産黨的強有力推動。建國前遂川地區的封閉性和強大的封建場域,以及流傳至今豐富的資料遺存,成為揭橥這場婚姻劇變并映現中國共産黨婚姻理論頗具意義的樣本。李钰的《巴黎公社的烏托邦情結》提出,烏托邦情結具有社會主義取向性、理想指引性、超階段性和現實危害性,對巴黎公社的價值追求和組織建設均産生了重要影響。李洋《韌性制度視角下的中國國家治理》以韌性的本質和中國制度的相關性為出發點,對于中國國家治理提出了獨到的思考。楊新天認為,作為曆史事實的巴黎公社與《法蘭西内戰》中的巴黎公社嚴格意義講不是一個概念。作為曆史事實的巴黎公社不是無産階級專政,《法蘭西内戰》中的巴黎公社則帶有無産階級專政的革命含義。何懼的《“戰錦方為大問題”》分析了在遼沈戰役攻擊錦州的決策中,毛澤東主席和前線統帥林彪産的分歧。劉燊的《黨際互動視野下的非基督教運動——以青年黨為中心》分析了1920年代文化洪流中各方的角力。劉辰碩的《革命的第二天》認為,革命本身作為一種社會改造方式不應當被過度擡高或者貶低,其“第二天”出現的問題都很正常,需要我們用平常心加以解決。張宇晶的《毛澤東早期文稿中的反傳統思想》分析了1912年至1920年的八年期間,青年的毛澤東的思想變化和轉折。孫夢婵的《論社會發展不同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分析了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社會曆史階段,由于社會主要矛盾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區别。

仝華老師、孫代堯老師、白雪秋老師、史春風老師、王久高老師、于鴻君老師依次對沙龍活動做了點評。仝華老師認為同學們以學術演講沙龍的形式迎接新同學是非常有意義的,形式新穎。同學們的發言雖然都很簡短,但是從選題上來看,有新意,每一個發言都有問題意識,從問題來入題,畫龍點睛的,雖然是5分鐘的發言,但有理有據的。這樣一種迎新的内涵是很豐富的。孫代堯老師認為5分鐘學術演講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今年我們世馬會專門設有一個青年學者論壇,就是每人講5分鐘,要求講幹貨。5分鐘的時間很短,但是要求是很高的,對同學們的理論素養、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學院舉辦這個沙龍的初衷,就是希望提升同學們的學術能力。白雪秋老師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的整體表現,并就同學們的PPT演示和演講相互配合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對李亞男等幾位同學的演講進行了點評。史春風老師對同學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内,能緊緊圍繞主題、完成自己的學術演講表示祝賀,史老師還對李亞男、周勇平、倪雯、張宇晶等同學的發言做了點評。王久高老師就同學們演講主題的學理性、準确性、科學性和反思性提出了建議,認為學生的學術沙龍活動,某種程度上也能引起老師的思考,是一個教學相長的活動。

于鴻君院長對沙龍活動做了點評。他對沙龍活動活動的成功舉辦以及同學們的成長表示祝賀,并就學院研究生學術活動提出了幾點建議和要求。于老師指出,大學的使命就是培養學生,學生的學術活動,學院要高度重視;beat365是做大學問的地方,學院師生要共同努力,把學術氛圍烘托好;在培養學生上,beat365要舍得花時間、花精力、花本錢,為學生學術活動提供各種支持;大學裡面是一個全面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學術活動可以自己主動組織,尋求多種形式;要總結經驗,逐步完善和提高,形成我們在學生培養中的一大特色、一個品牌。

本場活動結束後,老師們向參加演講的同學贈予了學術經典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