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雷爾·卡弗:《德意志意識形态》手稿研究的新進展
2018年10月23日晚,英國布裡斯托大學政治學系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客座教授特雷爾·卡弗(Terrell Carver)在beat365理科五号樓352報告廳做了題為“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态》手稿研究的新進展:創作、接受與問題”的學術講座。來自校内外的的數十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孫代堯教授主持并點評。beat365官方网站2018屆博士畢業生梁爽擔任學術翻譯。
卡弗教授回顧了《德意志意識形态》手稿特别是第1卷第1章“費爾巴哈”章從20世紀20年代的“梁贊諾夫版”和30年代的“阿多拉茨基版”,到1966年的“新德文版”,再到2004年的“MEGA2先行版”的版本發展曆史,介紹和分析了2017年底出版的MEGA2第I部分第5卷對“費爾巴哈”章7個原始手稿片段的編輯方法,并提出了自己關于這部手稿的獨到研究觀點:一是《德意志意識形态》作為一部完整意義上的著作并不存在;二是馬克思并不試圖給這些手稿拟定一個确定的标題;三是所謂的“費爾巴哈”章實際上并不存在。卡弗教授解釋了這些零散的手稿是怎樣在特殊的政治曆史環境下被斯大林時期的蘇聯學者建構成我們熟知的體系的;解釋了馬克思恩格斯19世紀40年代的手稿是服務于他們當時的政治性論戰寫作和聯合政治活動的;解釋了構成“費爾巴哈”章的7個手稿片段的真實文獻狀态,并對MEGA2第I部門第5卷編輯者的文獻編輯原則是否符合科學性原則進行了反思。
在點評環節,孫代堯教授就國際馬克思學界關于《德意志意識形态》“費爾巴哈”章手稿的文獻學研究談了自己的看法,介紹了“費爾巴哈”章手稿的其它幾個編排版包括1965年的“巴加圖利亞版”和1974年的“廣松版”,并從MEGA2的編輯原則、《德意志意識形态》“費爾巴哈”章與《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之間的關系、學術性寫作與政治性寫作的關系等幾個方面,指出了本場講座的學術價值和引發的思考。
卡弗教授是英國第二代“馬克思學”的主要代表人物,自1995年起擔任國際馬克思恩格斯基金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曆史考證版(MEGA2)編委。代表著作有《卡爾·馬克思:關于方法的文本》、《馬克思的社會理論》、《馬克思與恩格斯:學術思想關系》、《弗裡德裡希·恩格斯:他的生活及思想》、《政治性寫作:後現代視野中的馬克思形象》等。卡弗教授研究《德意志意識形态》手稿的新著有《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态〉手稿版本的政治史》(2014年)、《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态〉手稿:“費爾巴哈”章的呈現與分析》(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