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主辦“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的全球視野與國際語境”國際學術研讨會暨中國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研究小組2018年學術年會

2018年10月25-28日,由beat365官方网站、海南師範大學beat365、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共同主辦的“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的全球視野與國際語境”國際學術研讨會暨中國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研究小組2018年學術年會在海口市舉行。海南師範大學beat365院長王習明教授主持開幕式,beat365官方网站執行院長孫熙國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郇慶治教授,海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李紅梅研究員,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孫巍項目主任、海口市統籌城鄉發展有限(集團)公司邱其平董事長等出席開幕式并緻辭。來自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奧地利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厄瓜多爾玻利瓦爾安第斯大學和beat365、海南師範大學、生态環境部南京研究所、中共中央黨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财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蘭州理工大學、東華理工大學、中共青海省委黨校、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海南大學、海南經貿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80餘名國内外代表,就“社會生态轉型理論與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超越發展理論與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學基礎”“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的話語體系構建”“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的制度構架及其過渡”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讨與交流。

會議現場

在“社會生态轉型理論與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和“超越發展理論與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兩個專題中,奧地利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Christoph Görg教授主要從社會生态學的角度考察了人類社會轉型的生物物理基礎,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加速”直接導緻了目前包括全球氣候變化在内的嚴峻生态環境挑戰,也構成了我們思考人類社會全面轉型的基礎與方向;奧地利維也納大學Ulrich Brand教授着重分析了社會生态轉型的超越綠色資本主義本質特征,并強調同時作為一種生産方式的“帝國式生活方式”是實施全球性社會生态轉型的根本性障礙;厄瓜多爾玻利瓦爾安第斯大學Miriam Lang教授着重闡述了社會生态轉型過程中拉美國家所面臨的獨特經濟社會環境,認為“超越發展”并回歸“好生活”追求才應是社會生态轉型的價值理念基礎。郇慶治教授則總結指出,社會生态轉型理論和超越發展理論盡管依然有着自身的缺憾和不确定性,但對于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研究卻同時具有基礎概念闡釋與方法論層面上的啟迪價值,因為“五位一體”意義上的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建設其實也是一種全面的、立體的社會轉型。

在“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學基礎”“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話語體系構建”“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的制度構架及其過渡”等三個專題中,郇慶治教授認為,與歐美國家綠色左翼學者倡導的“社會生态轉型”非常不同的是,我國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設話語是在社會主義制度框架和文化觀念體系基本得以确立的宏觀背景和語境下進行的,因而它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身發展中的題中之義,又擁有中國共産黨這個強有力的領導力量;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郭劍仁博士從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創造社會與自然關系和諧、勞動與新型生産生活方式、個體感覺與需要的自由發展等經典論述出發,闡述了對于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的哲學基礎性理解;海南師範大學楊英姿教授強調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學闡釋與制度構建的關鍵并不是對資本本身的徹底摒棄,而是使之從一種價值追求重新回到工具的位置上;中央财經大學李強博士以“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新型經濟模式為例,闡述了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話語與政策體系下資本引入可以使經濟與環境獲得雙赢的現實可能性;山東大學李昕蕾博士從“去碳化”學術話語霸權的形成機制入手,分析了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話語體系的構建如何通過一種智庫聯盟建設實現突破的進路;生态環境部南京研究所鞠昌華博士從理論邏輯、執政邏輯、現實邏輯的三重邏輯視角分析了我國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設“四梁八柱”制度框架的形成過程及其存在着的現實挑戰;福建師範大學蔡華傑強調,具體的制度構建與切實的過渡戰略對于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而它們不能簡單建立在抽象的價值理念正确和道德批判上,而是應該建立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上;中共青海省委黨校馬洪波教授以三江源國家公園實踐探索為例,指出社會主義政治取向與地方生态智慧尊重相結合是我國國家公園制度創建的根本基礎。

在閉幕式上,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Jan Turowski博士、Ulrich Brand教授、楊英姿教授和郇慶治教授分别表達了對于本次學術研讨會的印象和感受,認為它為海内外學者提供了一個寶貴的相互了解、交流與學習的平台:“社會生态轉型”“超越發展”和“社會主義生态文明”作為對人類美好生活共同追求的理論表達,有着高度的契合度和内在一緻性,必将會對國際綠色左翼話語構建與社會政治實踐創新作出各自的新貢獻。

“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研究小組”成立于2015年6月,緻力于研究中國的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理論與實踐、構建一個全國性的學術網絡平台并參與促進全球性的綠色左翼國際對話。2015-2017年,在“社會生态轉型與中國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北大—羅莎·盧森堡對話”合作框架下,該小組已舉辦了“多學科視野下的環境挑戰再闡釋”中德研讨會,“綠色增長、綠色資本主義與社會生态轉型”系列研讨會,“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與中國綠色左翼研究”研讨會,“中國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研究小組”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學術年會,第一屆“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與社會生态轉型”博士生論壇等活動。2018-2020年,在“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與社會生态轉型”為主題的“北大—羅莎·盧森堡中心”合作框架下,小組将着力于對“作為一種轉型政治(話語)的社會主義生态文明”這一學術議題的研究,而學術年會是研究小組(第二期)進行學術讨論與交流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