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援将軍主講beat3652018秋季“形勢與政策”第三場報告

  2018年11月18日上午,beat365秋季學期“形勢與政策”課程第三場報告會在beat365百周年紀念講堂順利舉行。此次報告的主題是“周邊安全環境及軟實力建設”,由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羅援将軍主講。

  beat3651900餘名本科生以及北京市有關高校師生共約2000人聽取了報告。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江長仁教授、林娅教授、王成英老師、賀大興老師等出席了此次報告會。報告會由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程美東教授主持。

  

  羅援将軍的報告内容主要有兩個部分内容:第一個部分是中國周邊安全環境,重點論述台灣問題、中美關系、南海問題以及釣魚島問題等。第二個部分是軟實力建設,通過回憶抗美援朝戰争曆史,強調了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時,針對現實政治生态中的一些亂象,闡述了網絡意識形态建設的迫切性,

  在第一部分,羅援少将首先講解了目前的台海問題、中央對台政策以及美國對台灣問題的幹擾。羅援将軍認為台灣地區領導人、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至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給兩岸關系投下了陰影。如何解決台海危機?羅援将軍引用周恩來總理晚年的一句話:台灣問題求其在我。指出關鍵的問題是提高我們的綜合國力,特别是國防實力,以及對台政策要拿捏得當。現在需要反思對台工作長期存在着常談“和平發展”而少談“和平統一”的問題。目前蔡英文正在進行法理台獨,和平統一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對此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然要求。這句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深刻反響,認為這是中國共産黨已經制定解決台灣問題的時間表。羅援将軍指出我們要牢牢記住老一代革命家對我們的政治交代,在台灣問題上必須兩手抓,以談促和,以武止獨,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最後,羅援将軍指出解決台灣問題不僅要有“文”的一手,也要有“武”的準備。最近美國頻頻向中國挑釁,特朗普簽署了對台旅行法。他認為應該翻譯為“對台交往法”,它的嚴重性在于恢複了與台灣的官方交流,實質是在搞“兩個中國”。最近美國國會在《國防授權法》中又聲稱考慮派美國軍艦停靠基隆、高雄,授權美國軍隊可以與台軍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如果美軍重返台灣,就是颠覆性地破壞了中美建交的三大原則。

  在講解中美關系問題時,他指出特朗普有三重人格,即商人、賭徒及政客。現在要謹防和阻止其成為賭徒,否則中美關系甚至國際關系将處于無序和非理性狀态。羅援将軍指出特朗普訪華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公開表示:中美關系的核心就是台灣問題。美國必須在台灣問題上做出明确解釋,繼續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羅援将軍認為以往美國對華政策是“遏制加接觸”,而目前中美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讨價還價”的階段。羅援将軍認為對待特朗普,需要冷靜觀察、沉着應對、造勢而為。最後,羅援将軍解釋了中美貿易戰引發的戰略思考。他認為這次貿易戰不是單純的經貿問題,而是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發生了變化。美國最近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國防安全戰略摘要》與以往發生了六個方面的變化,第一,将“美國優先”寫入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成為美國的行動指南;第二,将中國列入首要競争對手;第三,用“競争戰略”取代奧巴馬時期的“接觸戰略”;第四,用“印太戰略”取代奧巴馬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第五,用“重建軍事能力”取代奧巴馬的軍費“自動減支計劃”,美國軍費已經由5827億美元上升到7160億美元;第六,用“加速核力量和核基礎設施現代化”取代奧巴馬的“無核武器世界”。因此,他認為中美貿易戰絕對不是簡單的經貿問題,而是一個戰略問題。其原因在于,美國從上到下存在着一種戰略焦慮,首先焦慮中國要超過美國;其二,焦慮中國超過美國的模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模式。針對目前中美貿易戰,羅援将軍認為需要尋找美國的軟肋,進行不對稱反制。他強調對國際關系問題需要保持戰略定力,保持戰略自信。

  羅援将軍還介紹了南海問題以及釣魚島問題的近況。首先,針對人民非常關注的南海問題,羅援将軍指出自從2012年在南海設立三沙市以來,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正在逐漸掌握南海鬥争的主動權。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言:有了戰争的主動權就有了戰争的勝利權。其次,日本右翼分子在美國提出要購買釣魚島,這将中日關系推向危機的邊緣。針對這一危機,羅援将軍認為同樣需要凸顯六個存在,即行政存在、法律存在、國防存在、執法存在、經濟存在和輿論存在,應當運用戰略智慧和謀略去解決釣魚島問題。 最後,羅援将軍朗誦了一首自己填寫的詞《滿江紅 釣魚島》:

  怒火沖天,憑欄眺,驚濤飛瀉。舒望眼,倚天拔劍,宇崩後裂。萬裡海疆孤島咽,銅牆鐵壁誰能越。待号令,收複舊河山,奏軍樂。

  甲午恥,終将雪;失土恨,今朝滅。駕長風橫掃,帝國殘月。壯士豈容完璧碎,男兒拼灑一腔血。劍指向,虎嘯大風揚,旌旗獵。

  

  在講座的第二個部分,羅援将軍專門談了軟實力建設。他指出,我國周邊安全環境複雜多變,但在多變的環境中要保持一種不變的戰略定力,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首先,羅援将軍梳理了如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犧牲最大的群體是教師群體,而網絡媒體卻在大肆報道“X跑跑”的事件。某些網絡媒體以及一些公衆人物存在着調侃、抹黑、亵渎英雄人物和領袖的醜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圖颠覆中國共産黨的革命戰争史,從而否定中國共産黨執政的合法性。中央情報局針對中國青年有十條誡令,表明美國的反華分子将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中國共産黨第三代以及第四代身上。

  其次,羅援将軍認為目前網絡成為意識形态鬥争的主戰場,他指出西方國家正在有計劃地針對我國進行網絡戰、輿論戰,呼籲每名共産黨員、共青團員還有愛國青年群體都要加入到主戰場捍衛我們的紅色政權。大家應該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這段話:“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态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曆史性錯誤。”他還引用孫中山先生所講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勉勵大家。在報告會結束的時候,他總結說,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應該重溫小平同志的一些教誨,既要抓物質文明建設,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設。隻有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我們就會立于不敗之地,誰也奈何我不得。

  最後,羅援将軍通過講述抗美援朝戰争的真實故事以及具體英雄人物,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指出在抗美援朝戰争中表現了中國軍隊以及中國人民一往無前、前仆後繼的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财富,是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目前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陰柔之氣上升,陽剛之氣下降。他警示,不要出現民族精神的斷層。他引用抗日戰争著名詩人郁達夫的一句話: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有了英雄而不去敬重英雄的民族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民族。

  在提問環節,羅援将軍對同學們所提出的愛國主義與軍國主義的關系、目前中國軍隊人員訓練情況、中印邊境現狀以及如何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等問題進行了答疑解惑。羅援将軍希望同學們對政府和軍隊要充滿信心和耐心,中國軍隊正在向能打仗、打勝仗的方向前進,正在向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标邁進。最後,羅援将軍表達對北大學子的殷殷期望,希望北大學子要有曆史的擔當,始終堅持“振興中華、從我做起”的優良校風,在國家危難之際必定要沖鋒陷陣在第一線。

  

  程美東教授在最後總結環節時指出,羅援将軍的講座激動人心,尤其是關于烈士的故事極大地激發了聽衆的愛國情感,催人淚下。其次,程美東教授談了自身對于講座印象深刻的三點感受:第一,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隻有備戰,才能止戰。第二,一定要尊重曆史,尊重曆史才有可能真正地愛國。每個人都愛國,國家才能有希望;國家有希望,個人才有前途。第三,關于文化軟實力,必須要弘揚正氣。北大學子有正氣才能有銳氣,有銳氣才能有擔當。

  最後,程美東教授代表師生對羅援将軍精彩的報告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撰稿:郭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