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beat365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突出貢獻獎獲得者系列專題:永遠“年輕”的闫志民教授
走進闫志民老師老師随處可見書籍的家,結束了對闫老師近三個小時的采訪,闫老師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兩個字:年輕——身體和思想都年輕!
雖然81歲,但面色紅潤、精神矍铄、身闆硬朗;雖然81歲,依然思維敏捷、條理清晰、思想新潮。
1960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基礎系的闫老師,從入學的那一刻就潛心鑽研馬克思主義,幾十年來始終如一。闫老師精研之深,學問之博,著作等身令人歎為觀止。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闫老師就開始了對我國改革的研究,他主編的《強國之路——鄧小平改革思想研究》在社會上産生了一定的影響,是我國在改革方面較早的著作,具有較強的政治意義和較高的學術價值,學術成果富有開拓性和創造性,得到學術界和社會的較高評價,1999年9月獲得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到本世紀初期,我國的階級和階層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提出的許多新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需要作出回答。在世紀之交,闫老師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的實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新情況和新問題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作出的回答,主編了《中國現階段階級階層研究》一書。這本書系統全面地回答了中國有沒有階級、中國階級階層的變化、社會現階段階級階層的主要矛盾、怎樣處理社會關系等問題并且對這些問題給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還延伸了對農民等熱點問題的研究,是當時研究階級階層問題最主要的參考書之一。退休之後的闫老師沒有一絲松懈,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共北京市委講師團、北京電視台出品的《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電視片邀請闫老師作首席專家,闫老師用時三個多月參與完成了50集電視的制作。《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宣傳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谛要義,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增強了廣大幹部、人民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命題後,闫老師認為十分有必要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何發展以及怎樣形成的。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闫老師主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展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産生和發展的條件、初步形成、跨世紀發展、新世紀新發展的曆史縱向來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展的基本線索、内在邏輯、創新過程。對怎樣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上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在談到今後的研究方向時,闫老師表示今年接手了國家重大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地位》,這是闫老師科研任務新的開始,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我的再三要求下,闫老師根據自身經驗向beat365官方网站年輕的教師、學生分享了自己關于科研工作的體會。
首先,做科研要懷有熱愛之情。科研最忌三心二意,心猿意馬,想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一定要有全身心的付出,潛心鑽研。具體到beat365,闫老師認為身為馬院人,更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馬院姓馬,在馬研馬”,要結合自己的興趣執着地去做有價值的科研。
其次,做科研要緊密結合實際,着力解決、回答黨和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闫老師認為科研如果脫離實際,那麼它對國家、社會産生的影響也就微乎其微。隻有圍繞每個時期黨和國家的重大問題,抓住人民最關心的問題下大功夫研究解決,才能做出有益于黨和國家發展的科研成果。
再次,做科研要有問題意識,要敢于站在學術的前沿。恩格斯曾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德國物理學家海森提出“提出問題就解決了問題的一半。”由此可見提出問題的重要性。闫老師認為做科研要善于抓住問題,善于發現人民的疑惑在哪,要力求解決問題、解除人民的疑惑。同時闫老師認為做科研要敢于站在前沿,隻有站在前沿上,科研才富有創新性。在遇到難題時,不能人雲亦雲,更不能退縮,闫老師鼓勵大家要善于思考、敢于質疑。
最後,要不斷地推進研究。闫老師已經81歲高齡,但是退休至今,筆耕不辍幾十年,著述不斷。在談話中,闫老師提到了黃楠森教授,黃楠森教授說他70%的學術成果是在退休之後完成的,對此闫老師深受感動,精神上備受鼓舞。退休後的闫老師,在科研創新上身體力行、勇攀新高,用實際行動激勵着我們年輕的一代。
闫老師對于北大beat365的年輕教師和廣大學生充滿了了殷切期望,北大馬克思主義事業的未來寄托在他們身上。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了獨立自主,經過改革開放,現在的中國在世界上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馬克思主義、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我們北大馬院人能夠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是一件非常幸運和光榮的事情,我們肩負的責任重大,要責無旁貸的将馬克思主義研究、傳承下去。
(作者:張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