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森•沃爾夫:馬克思,分配與正義

2019年4月11日上午,當代著名英美馬克思主義者,英國牛津大學布拉瓦尼克政府學院教授喬納森·沃爾夫教授在beat365官方网站作學術報告,主題為“馬克思,分配與正義”。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宇文利教授擔任主持,beat365官方网站講師李旸擔任點評。

沃爾夫教授以《共産黨宣言》和《哥達綱領批判》兩個文本為基礎,探讨了後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個社會發展形态——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分配原則,并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實現共産主義而提出的十條建議進行了分析。沃爾夫教授認為盡管馬克思關于正義的态度曆來争議不斷,但是立足于社會現實我們仍可以對馬克思的文本中所存在的分配正義思想進行挖掘,發展一種基于馬克思文本的正義理論,并對實踐這種正義理論而需要建設何種政治與經濟制度進行探索。他認為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闡述了規範這兩個階段的正義原則: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正義原則是“按勞分配”而共産主義社會則是“盡己所能,各取所需”。同時馬克思在《共産黨宣言》中也提到了過渡階段的必要性,即過渡階段是為了實現共産主義而積累物質财富,因而這一階段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産力。随後沃爾夫列舉了馬克思在《共産黨宣言》中提出的後資本主義社會初期的一些特征,通過探讨這些特征,沃爾夫教授分析了後資本社會兩個階段相對應的經濟和社會特征的類型。

在點評環節,李旸老師認為沃爾夫教授對馬克思的正義思想提出了不同于自1970年代以來“馬克思與正義之争”的思考路徑,即不是僅僅将馬克思對正義的态度作為文本研究的重心,而是思考如果我們要建立一個公正的分配制度應當如何運用馬克思的正義思想。同時沃爾夫教授通過區分規範基礎和經驗基礎來展示分配原則的兩種維度,其概念清晰、邏輯嚴謹的分析方法應當對同學們有所啟發。此外,也不應忽視馬克思看待正義等價值範疇的曆史視角,并思考當下我們所處的曆史階段有哪些分配正義問題應該首先加以解決。

在讨論交流環節,在場同學就本次講座所探讨的主題提出問題,沃爾夫教授對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最後在熱烈的研讨氛圍中結束了本次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