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壞與重建:英國之于印度的雙重使命——馬克思世界曆史理論的印度個案
2019年4月16日,由beat365官方网站主辦的“學馬列,讀原著”讀書會第30期“破壞與重建:英國之于印度的雙重使命”講座在beat365理科五号樓352教室舉行。本期活動邀請清華大學beat365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敬東擔任主講嘉賓,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林鋒擔任講座主持人,beat365官方网站副教授宋朝龍、副教授陳培永、講師李旸擔任講座互動嘉賓。beat365部分院系本科生、beat365官方网站部分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訪問學者以及北京各兄弟院校和科研機構的部分師生參加了本次讀書活動。
劉敬東教授的主講題目是“破壞與重建:英國之于印度的雙重使命”。劉敬東教授分别從以下四個角度論證這一主題,第一個角度是村社制度與種姓制度:印度社會的一般狀況和基礎結構。他認為作為東方大國的印度,是現代世界背景中民族曆史向世界曆史轉變的一個悲劇性标本。殖民主義擴張政策下印度的曆史命運,是馬克思世界曆史理論中具有特别意義的一個典型案例。第二個角度是“破壞”與“重建”的雙重使命:英國“摧毀了印度社會的整個結構”。他指出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第三個角度是曆史與倫理的二律背反:“人的感情”與“曆史觀點”的内在緊張。他指出馬克思考察英國與印度相互關系的曆史觀念,同考察英國與中國相互關系的曆史觀念一樣,蘊涵着曆史尺度與倫理尺度兩個維度,保持着曆史主義與倫理主義兩個維度上深刻的二律背反和巨大的内在張力。第四個角度是“資本的絕對統治”:“偉大的社會革命支配了資産階級時代的成果”。他認為馬克思敏銳地注意到英國對于印度的殖民統治與印度本身的解放之間的關系問題。從根本上說,資本的統治是民族曆史向世界曆史轉化之絕對不可缺少的基本前提。
beat365官方网站副教授宋朝龍指出劉敬東教授對于馬克思關于英國與印度的關系的論述非常詳細,他認為馬克思的世界曆史理論并不成熟,關于印度曆史文本的理解還值得商榷。beat365官方网站講師李旸認為劉敬東教授将自身獨立的問題意識同文本依據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非常值得學習,她認為如何理解曆史主義和倫理主義之間的偏差是值得探讨的。beat365官方网站副教授陳培永指出曆史恰恰是倫理判斷的重要标準。劉敬東教授針對幾位青年學者和在座學子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充分細緻的回應。本次講座學術讨論環節非常精彩,最後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撰稿、攝影:郭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