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霁翔主講beat3652019春季“形勢與政策”第4場報告

  2019年6月8日上午,beat365春季學期“形勢與政策”課程第4場報告會在beat365百周年紀念講堂順利舉行。此次報告的主題是“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由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霁翔先生主講。

  beat3651800餘名本科生聽取了報告。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beat365王成英老師、賀大興老師等出席了此次報告會。報告會由beat365官方网站程美東教授主持。

  單霁翔的報告内容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關于“文化和自然遺産日”設立的由來及過程;第二個方面是回顧了幾代故宮人多年來的艱苦努力和近年的一些發展舉措,幽默生動地闡述了通過故宮人合理的保護與緊跟時代步伐的創新,作為世界遺産的故宮博物院如何傳承和發揚好自身特點,做中華傳統文化忠實守望者的方方面面。

  單霁翔結合自己在故宮博物院的工作,解釋了主題“尋找與守望”的含義。“尋找”就是尋找這些文化遺産重回人們社會生活的途徑,“守望”就是守望文化遺産資源的世代傳承。單霁翔認為,相較于宏大的館舍、豐富的藏品、衆多的觀衆,文化遺産資源為人們現實生活作出的具體貢獻——一個觀衆走進博物館後能獲得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他提到,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這個論斷是十分有道理的,“活起來”就是告訴我們,他們有生命力,他們不但有燦爛的過去,還應該有現在,還有健康的未來。所以我們要重新思考對待觀衆,對待文物的态度。就是“給文物尊嚴”、“給觀衆尊嚴”。 為了讓文化遺産資源“活起來”,單霁翔帶領故宮博物院的團隊開始了一場徹頭徹尾的管理“革命”。他們首先确立了以服務觀衆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清理了門前廣場,加設買票窗口,開放了更多入口,并進行了設置方位标識牌、定制休息座椅、點亮宮殿等十多項工作。 “要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下一個六百年”,希望人們在這裡看到一個溫馨的環境,服務好每一位來參觀的觀衆;讓故宮的一磚一瓦,一件文物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彰顯在文化生活中的獨特價值。

  作為文化機構,确保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責任。2012年由故宮博物院提出、2013年4月16日被國務院批準立項的“平安故宮”工程主要包括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建設、地下文物庫房改造、基礎設施改造、世界文化遺産監測、故宮安全防範新系統、院藏文物防震、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複保護等7個子項目。這項工程讓故宮建立了強大的安全防範新系統——設立了五個中控室,中控室裡面65面大屏幕,連接着3300個高清晰的攝像頭,動态地24小時監測文物狀況;加強防震,在展台、展櫃下面安裝防震設施,再把易碎的藏品裝入密集櫃;加強滅火系統,重新布局消防栓系統,提升防雷系統,引入更強大的消防裝備。

  

  對于文物建築保護和修繕工作,他特别提到,文物建築修繕是一項科學的工作,要最大限度的保留曆史信息,不改變文物原狀,還要保持傳統工藝的傳承。人們今天或許看不到這一工作的艱苦複雜過程,但是修繕保護者他們是問心無愧的,因為他們秉持了一個理念,就是為未來保護今天。故宮設立了首家“文物醫院”,改變了過去文物需送至專業修複部門進行修複的過程,這也是“給文物尊嚴”的表現。文物不被呵護,不被修複,不被保護,同樣是沒有尊嚴的。那些被蓬頭垢面堆在一起的文物同樣隻是被簡化成了一個數字而已,不被展示便也沒有意義。

  他還介紹到, 為了“給觀衆尊嚴”,故宮提升了基礎設施、修繕了文物建築擴大開放的區域和展品,開設了豐富多樣的展覽,舉辦了諸如“紫禁城裡過大年”等活動。最為重要的便是擴大故宮開放區域和面積,這不僅僅是給予觀衆權利,更是賦予觀衆文物保護的責任。文物保護不是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專利,每個人都有保護文物的權利,也都有保護文物的責任。當你把文物視為自己專利的時候就會想,拿出來展示的文物越少越安全,所以過去99%的文物過去不拿出來;把文物視為自己責任的時候就會想,開放的區域越小越安全,但今天我們知道,一定要把文物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授予權交給億萬人民群衆,大家都來保護,文物才能安全。隻有把這些文物展示出來,才能修複的神采奕奕,人們才能夠看到,監督到,這樣才是文物最好的保護。此外還應該積極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在網絡上開設數字博物館、體驗館,讓更多的人能夠“身臨其境”一般進行體驗,擴大文物遺産的影響力與受衆。

  單先生在報告的結尾說,什麼才叫把文物保護好?不是把他們鎖在庫房裡面死看硬守就是保護好了,而是一定叫他們重回人們的社會生活,隻有人們感受到文物的尊嚴,感受到他們的魅力的時候,人們才會保護這些文物。當文物保護好了才能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當文化遺産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才能惠及更多的民衆,更多的民衆加入到保護的行列中,這才是把文物保護好。什麼是一個好的博物館?不是建一個高大的館舍然後開放參觀就是博物館,一定是挖掘自己博物館的資源,凝成博物館能量,使博物館不斷推出好的展覽,不斷舉辦人們可以參與的活動。當人們感受到博物館對我們現實生活的意義,人們才會休閑的時候想起走進博物館,走進博物館以後才感受到博物館對他的文化,對他智慧的啟迪。讓人來了以後還願意來的博物館,才是好的博物館。故宮人今天經過努力,可以自豪的說,已經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了下一個六百年。

  程美東教授在總結時指出:單霁翔先生今天的報告非常精彩,現場不斷爆發的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單先生今天的報告使我們知道了故宮團隊為了守望文化,為了守望故宮,為了弘揚故宮的文化精神所做的大量艱辛、細緻、睿智的工作。中華文化五千年綿延不絕,就是因為有了無數的文化守望人,就是這些文化守望人有深刻的文化情懷。有了這樣的文化情懷,才可能實現文化自信。    

  最後,程美東教授代表師生對單霁翔先生精彩的報告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文/beat365  龍章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