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籍馬院同學網上讀書,戰“疫”不誤學業

疫情爆發以來,beat365高度重視湖北籍21位同學的學業、學習和生活。學院安排了湖北籍同學的導師、導師組與同學們給以直接的指導,戰疫期間不誤學業。

湖北籍同學人自己也組織了起來,同學們建立了微信群,在群裡組織些讀書、學習。為了更好服務同學們的讀書活動,周泉、陳婷、黃敏、楊玉文、彭逸飛等幾位同學還組成了秘書處,就讀書活動積極謀劃、組織,提供書目,搜集資料,協調讀書讨論時間,整理讨論成果等。大家以昂揚的精神狀态投入到學習和戰疫之中,做到戰疫期間不誤學業,積極服從和配合學校和學院的相關工作安排。

2020.2.3下午2點-3點半,讀書小組就《論猶太人問題》展開了學習;學習由2017級博士生周泉主持。

一、活動準備。

活動開始前,微信群内發送了文本原文及先關的幾篇文獻資料供大家閱讀,主持人介紹了文本背景,并提出了五個問題供大家思考:1、《論猶太人問題》的主題是什麼?2、政治解放及其局限?3、通向人類解放的道路是什麼?4、《論猶太人問題》的理論性質?5、馬克思是反猶主義者嗎?

二、會議記實

活動開始後,大家圍繞這六個問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讨。

對于第一個問題,周泉指出:《論猶太人問題》是馬克思早期的重要文本,但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論猶太人問題》中,馬克思通過批判鮑威爾政治解放,提出了人的解放的問題,這就是《論猶太人問題》的主題。接着同學們圍繞人的解放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同學指出,人的解放問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實現人的解放。

對于第二個問題,周泉指出,鮑威爾等人認為德國不可調和的宗教信仰阻礙了猶太人的解放,要實現猶太人的解放,就要在德國實現宗教改革,使猶太人和基督徒放棄宗教信仰,讓政治成為純粹的政治,這樣猶太人就擁有公民的基本權利,平等和自由。馬克思指出,對于德國來說鮑威爾的政治解放是一個曆史進步,但是,馬克思認為如果沒有經濟上的平等,政治上的平等将成為空談。政治解放并不是真正人的解放,政治解放隻是實現了人的形式自由,而非真正的自由。最終導緻人們過着雙重的生活:天國的生活與塵世的生活。

同時,同學們就人類社會與市民社會的區别、何謂純粹政治、鮑威爾的立場等問題進行了探讨。

對于第三個問題,周泉指出,在《論猶太人問題》文本中,雖然馬克思沒有提出人的解放的具體途徑,但是他看到了猶太人問題的症結隐藏在市民社會中,這為他日後轉向市民社會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打開了一扇大門。

對于第四個問題,周泉指出,有學者認為因為此時馬克思還沒有形成科學的無産階級理論,所以此時馬克思理論還不成熟。但是不管怎樣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馬克思已經看到的人的解放的需要。

對于第五個問題,周泉總結了學術界在馬克思對猶太人的态度問題上的以下4種觀點:馬克思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反猶主義者;馬克思對猶太人有極其強烈的“自我怨恨”情緒;馬克思不是一個反猶主義者;馬克思無所謂反猶或者親猶。

三、會後總結

活動結束後,組織讀書活動的幾位同學總結了這次活動的經驗及教訓,及時了解了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反饋,并對接下來的讀書活動進行了更加清晰的規劃。

供稿/馬院湖北籍同學網絡讀書小組     執筆/楊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