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百年形象建設與百年事業發展”研讨會暨《新時代大黨形象》發布會在beat365舉行

8月16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beat365官方网站、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共同舉辦的“中國共産黨百年形象建設與百年事業發展”研讨會暨《新時代大黨形象》發布會在beat365舉行。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新時代大黨形象》是以中國共産黨百年誕辰為契機,由人民日報出版社策劃推出的通俗理論讀物。該書圍繞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形象建設和百年事業發展,充分闡釋了中國共産黨大氣磅礴、鈣質充分、無私為民、好學善學、敢于鬥争、民主法治、改革開放、艱苦奮鬥、清正廉潔、浩然正氣的形象,對中國共産黨的内在品質和外在形象進行了深入解讀。

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馮俊教授,中宣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崔海教研究員,全國黨建研究會原專職副秘書長、中組部黨建所原巡視員陳東平,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外宣局局長楊明偉研究員,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羅平漢教授,人民日報社理論部副主任彭國華,北京市委黨校副校長袁吉富教授,天津市委黨校副校長徐中教授,beat365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陸紹陽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宇文利教授、劉軍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魏波教授、林緒武教授,以及beat365官方网站副書記馮雅新副教授、副院長宋朝龍研究員、王久高副教授,中央團校張治銀副教授等來自國家機關、beat365、中央團校等科研院所2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研讨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推進大黨形象研究、迎接黨的百年誕辰展開了深入研讨。

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主持開幕式和新書發布儀式。

人民日報出版社副社長趙軍,beat365黨委常務副書記、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beat36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于鴻君教授緻詞(beat365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琳在現場代念了緻詞)。《新時代大黨形象》作者、beat365官方网站、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負責人程美東教授介紹了該書的基本情況。馮俊、趙軍、孫蚌珠、張琳、程美東共同為新書發行揭幕。

趙軍在緻詞中介紹了《新時代大黨形象》的策劃背景和出版意義。他認為,該書有助于廣大黨員群衆加深對政黨形象的認知,對于新時代進一步推進黨的形象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策劃這本書,體現了人民日報出版社在重大主題出版活動中提前布局規劃、積極主動作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于鴻君的緻詞指出,中國共産黨的形象建設問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内容。研究黨的形象問題是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共同責任。全國的beat365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中心更要把這個任務放在首位。我們要協同作戰、深入研究,為新時代黨的形象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程美東認為,本書以能夠直接展現形象的“正氣” “神氣”勇氣“銳氣” “清氣” 為内在脈絡,以中國共産黨内在的精神氣質為依據,概括出十種形象,形成了自己的分析框架體系。該書對于黨史黨建研究選題和寫作方法上力求有所創新:第一,幫助人們對黨的認識從感性上升為理性,從零碎上升到具體。 第二,以黨的形象為切入點來促進多學科研究黨史黨建問題。第三,嘗試用更宏闊的文化背景研究黨史黨建問題。在叙述方法上,該書史論結合、觀點鮮明、通俗易懂。

專題研讨階段,與會專家從選題意義、切入角度、内容寫作、社會效果等方面高度肯定了《新時代大黨形象》一書,圍繞“中國共産黨百年形象建設與百年事業發展”主題,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交流。

馮俊認為,《新時代大黨形象》一書兼具理論性和可讀性,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全面解讀,是對新時代中國共産黨形象的立體展示。中國共産黨的形象是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百年曆史中自然形成的,但是對于黨的形象的自我意識、自我感知和自我塑造卻經曆了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與我們黨自身成長從小到大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相一緻。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共産黨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政黨,黨對自身形象的塑造有着高度的自覺。中國共産黨的内在品質和外在形象、個體形象和群體形象、曆史形象和新時代形象、國内形象和國際形象是一緻的,有機統一的。我們研究中國共産黨的形象,就是要講好中國共産黨的故事。《新時代大黨形象》就是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産黨故事的力作和範本。

崔海教認為,《新時代大黨形象》聚焦新時代,對大黨形象進行了創新性探索,很好地體現了理論的人民性,進一步豐富了我們黨的形象建設史。我們黨的形象既體現在黨的思想理論,又體現在具體工作實際上;既體現在黨的領袖,又體現在普通黨員身上;既體現在重大曆史事件,又體現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既體現在外在形象,又體現在内在品質上;既體現在國内形象,又體現在國際形象上。研究我們黨的形象,要把握構成形象的核心内容和具體内涵,把握一以貫之和創新發展的關系。

陳東平認為,《新時代大黨形象》對中國共産黨的形象做了全面系統準确的描述,展示了中國共産黨這個世界上最大政黨的精神面貌,凸顯了中國共産黨人作為人民公仆、時代先鋒、民族脊梁的先進品格,從一個特定視角深化了我們對中國共産黨和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的認識。中國共産黨經過百年的奮鬥,在廣大人民群衆中樹立起高大良好的形象。這個形象不是憑空産生的,而是由中國共産黨人流血犧牲、艱苦奮鬥赢得的,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從宏觀的整體性的角度來看,中國共産黨能夠樹立良好的形象,主要取決于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宗旨、黨的所作所為和結果,以及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等方面的因素。從更為具體的角度來看,則取決于黨的綱領和主張、黨的指導思想和價值理念、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實際效果、黨的作風、黨員幹部、黨的形象宣傳等方面的因素。

楊明偉認為,《新時代大黨形象》新時代大黨形象這部著作,既引發我們深入思考,大黨的樣子,大黨的形象的問題,更引發我們深入思考大黨的内涵,大黨的品格的問題,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好作品,引發我們深入思考大黨形象、深入思考大黨的内涵和大黨的品格,也引發我們在複雜嚴峻的國内外形勢下思考百年大黨一系列的曆史和現實的重大問題。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一是我們黨有着理論和信仰的堅定性;二是我們黨完全不謀私利,深耕于人民當中;三是我們黨善于自我修正錯誤;四是我們黨把政治規矩挺在前面,堅持集中統一領導。

彭國華認為,政黨的形象建設和事業發展,是密切聯系、相互促進的。政黨的事業越發展越壯大,越有利于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政黨的形象建設越成功,就越有利于促進政黨事業進一步發展壯大。一個成功、成熟的政黨,不僅要重視事業發展,也要重視形象建設,兩者統籌兼顧。當前,美國一些政客攻擊和抹黑中國共産黨,妄圖誤導國際輿論,離間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關系。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要理直氣壯地面向國際國内社會宣傳中國共産黨的正面形象。這不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緊迫。

羅平漢認為,黨史工作者有一個很大的責任,要研究黨的形象、維護黨的形象。黨的形象體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也體現在我們每一個黨員,包括黨的領袖和黨的各級幹部模範作用上。黨的形象好不好,首先是政策好不好,能不能給人民群衆帶來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改革開放順應和滿足了中國人民的需求,對黨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時代大黨形象》既是研究黨的形象,更是維護黨的形象。

袁吉富認為,《新時代大黨形象》所講的形象與哲學上講的現象是屬于同一個層次的範疇。與現象相對應的是本質,與形象相對應是本體。區分現象與本質,形象與本體的思想,在人類思想史上古已有之。本體在對象化過程當中,在與外部對象接觸過程中會呈現形象。把無限的形象全部呈現出來,對人們形象認識能力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這裡面有角度的選擇問題。針對于現在的問題,角度的選擇應該是中國共産黨對于中國人民乃至全人類的作用,中國共産黨的初心使命、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對中國共産黨的要求。

徐中認為,《新時代大黨形象》展示了百年大黨恰是風華正茂的形象。百年大黨形象外觀氣象是大氣磅礴和浩然正氣。百年大黨形象核心要義是無私為民和清正廉潔。百年大黨形象源頭活水是鈣質充分和好學善學。百年大黨形象的當代特征是改革開放和民主法治。敢于鬥争是中國共産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優勢;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品質。

陸紹陽認為,形象研究主要從形象認知、形象塑造、形象設計等三個方面切入。形象研究裡面最最重要的是形象認知。我們黨建構了什麼樣的形象,傳播者才能夠傳播出去,受衆才能正确認知。《新時代大黨形象》抓住了新時代,概括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形象建設新作為、新氣象,為提煉、豐富黨的形象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宇文利認為,形象塑造離不開事業支撐。形象塑造并不在于說得多好,而是在多大程度上幹得多好、幹得多實。黨的發展曆程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是一條直線,中間肯定有一些負面的因素。因此,黨的正面形象建構過程中還存在怎麼解釋負面形象的問題,實質是如何看待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過程當中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問題。形象展示往往是單維印象,而我們需要呈現黨的整體形象。黨的形象是辯證綜合的整體。我們要處理好單維印象和整體形象、綜合形象的關系。

林緒武認為,《新時代大黨形象》這本著作是一本同時具有思想性、理論性的通俗可讀的非常好的學術著作。現在正在搞的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活動的一些内容,在這本著作當中都有所體現,這本書對于我們學習“四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的資料。大黨形象這樣的學術話題和我們國家的形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新時代大黨形象,實際上為我們下一步學術的探讨提供了很多的選題。

馮雅新認為,進行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産黨形象的一個最根本的最有特色的形象。從國際範圍看,現在有200多個政黨,真正進行黨的建設是少之又少的,進行黨的建設本身就是中國共産黨一個很大的特色,也是最具特色的一個形象。從國内看,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就把黨的建設作為取得革命勝利三大法寶之一。《新時代大黨形象》裡面涉及到的十個形象,也可以逐一對應到中國共産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

宋朝龍認為,中國共産黨在解決三大時代問題當中凸顯出來了自己形象。革命戰争年代,中國共産黨通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等一系列創舉,在資本主義已經發展起來的世界體系中創造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前提,豐富了我們黨的形象。二戰之後殖民帝國集體建立了新自由主義。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都沒有相應的理論準備和應對,結果都解體了,中國還挺在那,這樣中國共産黨的形象自然樹立起來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西方帶頭反對全球化、逆全球化,中國成為堅持全球化、維持全球化秩序的頂梁柱,中國共産黨的形象更加高大。

王久高認為,《新時代大黨形象》選題策劃特别好。中國共産黨100年,不同曆史時期展現的特色不一樣,怎麼樣抽象出來讓人們真實客觀的了解這個政黨是什麼樣的黨,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尤其是西方很多人不了解中國,也不了解中國共産黨。程美東教授的團隊從十個方面概括黨的形象,有效回應了西方的觀點,有助于更多國際人士了解中國共産黨。

張治銀認為,黨的形象建設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黨的形象好不好,關鍵看怎麼做。以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為例,中國共産黨組建援鄂醫療隊,建方艙醫院、隔離點,提供後勤保障,依靠群衆、服務群衆、喚醒群衆,把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群衆融在一起,赢得了武漢保衛戰的勝利,樹立起中國共産黨的偉大形象。疫情防控中,廣大黨員和人民群衆相結合,組織帶領群衆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與人民群衆建立了深厚感情,檢驗、升華了中國共産黨的偉大形象。

人民日報出版社第三編輯中心主任宋娜介紹了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工作、《新時代大黨形象》選題策劃情況并主持了第一階段的專題研讨。她認為,明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在這樣一個曆史的重大關口,今天我們召開這個會議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義。

劉軍介紹了beat365官方网站人才引進情況并主持了第二階段的專題研讨。他認為,本次研讨會專家發言非常精彩,在學術思想上給我們很多啟迪。beat365在學術精神氣質上有兼容并包的特點,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也有海納百川的理念。歡迎各位專家學者繼續支持beat365官方网站人才隊伍建設。

孫蚌珠主持閉幕式并做了總結。她指出,中國共産黨在百年事業發展過程中鍛造了自己的形象,這個形象推動了事業的發展。黨的形象研究要多學科、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展開。要立足于現實、着眼于未來,要有曆史的眼光和國際視野;不但要有宏大的叙事,而且要具體而微;不僅要進行學理研究,而且要開展大衆化研究。歡迎各位專家學者多多支持beat365官方网站建設和發展。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學習時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華讀書報、人民網等媒體代表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