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赓續光榮傳統——beat3652021級本科生團支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學好用好紅色資源,感悟北大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10月15日下午,beat3652021級本科生團支部成員來到beat365紅樓,參觀“光輝偉業,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覽。

圖片

beat365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發源地和中國共産黨早期重要活動基地,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誕生地。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傳播、北京第一個黨組織……北大紅樓裡,留下了李大钊、毛澤東、鄧中夏、高君宇等一批探尋救國救民真理先驅者的不朽足迹。

走進被複原的曆史場景,如同回到曆史現場,與革命先輩相約,同仁人志士握手,積澱文化底蘊,豐富思想内涵。同學們步入紅樓,在學院研究生講師團代表的講解下,感受百年前的曆史氛圍,尋訪厚重的紅色記憶,在中國共産黨的孕育之地感受百年風雲,牢記初心使命。

右滑動查看更多

觀展結束後,同學們在紅樓重溫入團誓詞,激蕩青春鬥志。紅樓的故事代代傳唱,紅樓内發出的新時代的先聲,将在新一代青年身上發出回響。這是北大氣韻、時代脈動、人民偉力。百餘年前激蕩的青春朝氣,讓同學們堅定與黨同心,與國同行的信念,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用心學習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傳播馬克思主義、踐行馬克思主義,努力成為思想政治堅定、專業功底紮實、實踐本領過硬的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圖片

參觀結束後,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讨論,紛紛表達自己的參觀感悟:

李祥宇說,烈陽暖秋瑟,紅瓦擁黨心。初至紅樓,便覺曆史的厚重與靜谧感紛湧而來;身入其中,看到先進分子拼搏求索的漫漫長卷在眼前真切展開。新潮社活動室舊址裡,筆紙傳單遍地,似從白布黑字間聞見五四前夜一聲聲學生的呐喊;蔡元培、李大钊、陳獨秀辦公室中,書櫃報架之側恍能看見先輩們俯首沉思的身影······風雨飄搖之中,各階級争相求索,代代血淚照亮了黑夜,終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迎來了革命的煌煌明天。身為北大學子,深感百年傳承,今日在肩;長征仍續,吾輩當強。走出紅樓,便是我們奮鬥的新天。

李文鑫說:在建黨100年的時候,作為北大beat365第一屆高考直招班的學員,我很榮幸可以在這個特殊的時間,以一名北大學生的身份參觀紅樓。100年前,是這樣一群青年,在這個地方,以滿腔的熱血學習、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探求中國解放的道路。他們成為了世間的炬火,照亮了後人的路。如今,我們滿懷崇敬,在這裡感悟先輩精神。馬克思主主義在這裡發展壯大,五四運動在這裡醞釀……紅樓見證了偉大的事件,承載了偉大的精神,而它們也成就了紅樓。在我看來,紅樓已不僅僅是一座物質建築,它更是一種精神,矗立在五四的長街上,展現着中華民族的紅色基因與紅色傳統。

褚苑談道,北大紅樓作為中共早期組織的孕育地、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在黨的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就在第一次團支部活動時,我與同學們一起走進了北大紅樓。進入北大紅樓,如同重走先輩們走過的路。瞻仰一個又一個時代烙印,重溫那段艱難而格外波瀾壯闊的曆史,感慨着那個時代青年之壯志與活力,審視着自身的不足,也更加堅定入黨的初心。紅樓内李大钊、毛澤東等先輩的辦公室中,依稀可窺他們伏案的身影,各個角落都聚集着青年學子們高談闊論。黨萌芽于此,這樣一個自上而下都“新”的地方,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學子,也一定會傳遞炬火,赓續光榮傳統,書寫新的輝煌。

 

文字|陳思丞

圖片|羅登科

排版|樊宸餘

審核|羅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