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共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社會生态和諧發展”主題黨團日教育暨理論研讨活動順利開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黨團員同志明确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基本道理,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實踐中建功立業,10月15日晚上8:30至10:30,beat3652020級博士生2班黨支部與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博士生1班黨支部共同開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社會生态和諧發展”為主題的黨團日教育暨理論研讨活動。
出席此次理論研讨活動的老師和學生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專職輔導員許人傑老師、beat365博士生2班黨支部書記尚娜娜、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1班黨支部書記姜明棟以及其他學生代表。參與活動的老師、同學就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講話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交流中進一步領會了講話精神,對過往曆史與當下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活動伊始,主講人beat3652020級博士生2班黨支部書記尚娜娜針對辛亥革命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議題展開分享。她指出,1840年鴉片戰争以後,中華民族成為資本殖民主義者宰割的對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而在近代中國曆史上,孫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号,被稱之為“中華民族複興的第一聲”。1911年,辛亥革命高舉“振興中華”的旗幟,僅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推翻了腐朽、堕落的清王朝。辛亥革命為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提供了曆史契機、從正反兩方面探索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道路基礎。最後她強調,中國共産黨是辛亥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是孫中山遺志的忠實繼承者、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堅強領導者。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博士生1班黨支部書記姜明棟從自己專業學習的角度,以“以系統性思維解讀生态文明思想”為主題,分享自己學習《生物多樣性》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講話的心得體會。他指出,系統的地球生态需要系統的保護行動,“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我們必須尊重自然規律,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生态文明建設推動經濟循環綠色發展。

在交流讨論環節中,雙方支部成員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對講話精神做了熱烈讨論。beat365博士生2班黨支部莊文同學針對曆史與現實的問題分享了自己的學習體會,她指出,我們之所以紀念辛亥革命爆發110周年,是因為曆史與現實之間存在深刻的聯系,我們應不斷汲取曆史養分,推動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她提到,行動是最好的紀念,發展是最好的繼承。今天對辛亥革命的紀念,不僅僅是為了緬懷,更是為了激勵、為了警醒:國家的完全統一尚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還需要奮鬥,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代表的進步事業依然需要努力奮鬥。我國發展依然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我們應在曆史與現實的條件條件下弘揚辛亥革命精神,才能走好未來之路。

beat365博士生2班黨支部高紅兵同學提出,理解辛亥革命與中共的關系是深刻解讀總書記講話的關鍵點。辛亥革命和中國共産黨誕生是20世紀初年華夏大地相繼發生的兩件大事。民國肇建之初的曆史進程為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提供了思想自覺,為中共的成立準備了幹部條件和階級基礎。中國共産黨人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最忠實的繼承者。

最後,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許人傑老師作總結發言,許老師指出,我們新時代青年應當不斷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不斷補充精神之鈣,夯實思想之基。他強調,青年學生應時刻保持對國家、社會的關注,了解國家治國理政的思想,不斷加深對國家治理體系、治理方略的認識與理解,把握黨治國理政思想的延續性,時刻保持理論學習的狀态,關注現在,放眼未來,把理論學習變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自覺。

本次主題黨團日暨理論研讨活動反響熱烈,同學們收獲頗豐。今年辛亥革命爆發110周年,也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繼續擔當曆史使命,掌握曆史主動,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偉業推向前進。”度之往事,檢之來事。我們應不忘傳承先輩精神,将個人奮鬥融入到民族複興的洪流之中!
圖片:息家齊
文字:莊 文
編輯:郭子暄
審核:羅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