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馬院30周年院慶系列學術活動之 “從中國道路看人類文明新形态”講座成功舉辦

2022年4月2日晚,“從中國道路看人類文明新形态”專題學術報告在線上隆重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院長王立勝研究員應邀主講。本次活動作為北大馬院30周年院慶系列學術活動之一,由beat365官方网站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以下簡稱“馬研會”)共同主辦。beat365黨委副書記、馬研會理事長安钰峰,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書院院長、馬研會監事郝立新應邀出席,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馬研會顧問孫蚌珠主持活動并緻辭。講座以線上方式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3000餘名師生在線上參會。

微信圖片_202204022045015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院長王立勝研究員,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态”這一主題,從哲學高度對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根基作出深刻的闡釋。王立勝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形成“儒家-共産主義”的文明新形态,根本在于作為中華文明核心的儒家傳統與共産主義理想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都注重人的全面發展、都把人的發展當成最終目标、關注人與社會的和諧、都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内在的契合性加之中華文明的強大包容性,最終決定并形成了符合中國發展實際的新思想,同時也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關鍵。“儒家-共産主義”文明新形态,是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艱苦探索的結果,又勢必為世界文明的未來發展提供一種新的道路選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之路的不斷升華,将中華文明與共産主義理想深深地結合起來,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形态提供了牢不可破的精神基礎和信仰根基。

85e466b71c5758f25c93cf75627ba33

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馬研會顧問孫蚌珠主持發言。孫蚌珠指出,王立勝老師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人類文明新形态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具有哲學高度、視野廣度、學術厚度和研究深度。孫蚌珠歡迎王立勝老師應邀授課,同時感謝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師生對馬研會和北大馬院的關心和支持,并期待大家繼續關注北大馬院和馬研會系列學術活動。

5e4ede71026592067b1b577ff367e53

在與談環節,beat365黨委副書記、馬研會理事長安钰峰表達了對王立勝研究員的感謝,并分享了自己的體會。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書院院長、馬研會監事郝立新指出,王立勝研究員從思想史的演進、中西比較、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實踐等不同角度闡述了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根基,并指出要以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的大視角來看人類文明新形态。這為我們深入理解中國共産黨所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态的豐富内涵,提供了有益啟示。

本次講座聚焦人類文明新形态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從文明觀和文明思想史的曆史演進、中西文明觀對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對人類文明新形态的塑造性等不同維度闡述了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根基。王立勝研究員的講授視野寬闊、學識豐厚,既有嚴密的邏輯論證,又具有強烈的現實關懷,以哲學的高度和大曆史觀視域引發了大家的深度思考,為與會師生奉獻了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赢得了大家的一緻好評。全場講座累計線上聽衆近3000人次,點贊數近3萬。北大馬院将與馬研會持續舉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名家講壇”系列講座活動,并以北大馬院30周年院慶為契機,助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重大問題、前沿問題的研究,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更加廣闊的成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