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與實踐|加強過程管理 提升研究生培養工作效能——beat365研究生培養工作優化探索
編者按
近年來,beat365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紮實推進新時代北大研究生教育發展,研究生院推出“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系列報道,集中展示各院系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的特色和成果,供相互學習借鑒交流,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
過程管理是對研究生培養工作全流程、全環節、全方面的管理與把握,貫穿研究生培養始末,體現着學院對研究生培養工作進行方向調控與全面策動的能力。為加強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管理,提升研究生的學術研究志趣以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beat365官方网站優化研究生招生工作、導師機制、學術訓練、考核評價、畢業督導等過程管理環節,從總體上提升了研究生培養的工作效能與成果水平,為學院未來優化研究生培養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1
嚴把入口關:招生工作顯成效
為進一步提高生源質量,beat365堅持嚴把招生“入口關”,注重對考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潛質的考查,努力吸引更多來自beat365和其他雙一流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專業的優秀本科生來學院就讀。在積極吸引優秀生源的基礎上,學院嚴格審核考生提交的各項材料,力求全面、真實地掌握考生的學習情況,把好“入門關”。
02
聯系導師制:導師指導在平時
為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學術科研水平、實現全過程導師監管與學院統一培養機制的動态平衡,beat365确立了與中期考核制度相配套的“聯系導師制”。“聯系導師制”即在研究生所屬學科點的導師組中選取一人作為研究生日常學術活動的指導者,同時學生所在學科的每個導師都有義務幫助和指導該學生的學術活動,學生可以随時向這些老師請教。兩年中期考核通過之後,再根據雙向選擇的原則确定每個學生的論文指導教師。此機制實行的原因和效果有二:其一,幫助學生充分利用前兩年時間更多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打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厚實基礎;其二,在中期考核中免除導師方面的影響,使評委更加公正、客觀地對博士生合格與否進行評價。截至2021年底,在此機制下,2021級及以前的在校碩士生與2020級及以前的在校博士生已全部确定導師,2021級博士生在開學後便确定了聯系導師。
03
輔助資源:學術支持系統化
為進一步構建學術培養的輔助和支持體系,beat365持續舉辦讀書沙龍、讀書小組、新生學術分享、五分鐘學術講座等各類活動,并将上述活動常态化、規模化、跨學科化,吸引來自不同學院的研究生參加。2021年,學院常規性學生讀書小組有24個,内容涉及中國近代史、世界史、當代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等多個專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累計吸引全校各學院3000多人次參與此類讀書研讨交流活動。同時,學院舉辦了第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青年學者北大論壇、第十一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相關學科的博士生未名論壇、第二十二屆“北清人師”四校beat365博士生論壇等研究生學術論壇,組織了“馬中西”高端對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等多場學術活動,為學院師生提供了與全國專家學者學習交流的優質平台。此外,為給在校研究生創造更多的學術交流機會,促進學術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學校設立了研究生學術交流基金,資助研究生的學術交流活動。

(“新時代,新面貌,新作為”——beat365官方网站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經典讀書會)
04
三環考核:人才培養重考查
為切實考查研究生的培育情況,beat365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加強培養過程管理,采取“學年論文考核—中期考核—學業論文考核”三環考核的評價模式。

(beat3652019級博士學業論文考核)

(beat3652020級博士學業論文考核)
首先是“學年論文考核”環節。為增強研究生學術研究的興趣、創新意識和專業能力,學院每年會對碩士一年級和博士一年級的同學進行學年論文考核,以了解碩士生、博士生的課程學習情況和培養環節完成情況。2021年9月,2020級在讀研究生“學年論文審核”以答辯形式進行,并與2021級新生見面會相結合,由各專業在職教師、榮休教師、博士後、訪問學者擔任點評嘉賓,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并提供學術研究方面的專業咨詢。
其次是“中期考核”環節。學院在博士研究生二年級(第三學期結束前)時舉行一次中期考核,主要内容是由校内外專家組成考核小組,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提問交流,考查博士生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掌握程度,全過程堅持導師回避、至嚴至真的原則。中期考核的書目以《beat365官方网站全體博士生必讀經典文獻目錄(2020年修訂)》為準,旨在考查博士研究生的理論基礎與專業能力。此外,為進一步優化博士生培養環節,自2017級博士生開始,博士生中期考核内容增加一篇與本專業相關的萬字左右專題論文和萬字左右研究綜述,由博士生陳述包括課程學習情況、培養環節完成情況,選題背景、國内外研究情況、創新性與不足、文章框架内容等,由專家組閉門打分,确定學業論文等級及通過與否。2021年舉行了2019級博士生學業論文考核,要求所有2019級博士生現場參加、2020級碩士生參與旁聽,實際參與的學生總數超過100人。
最後是“學業論文考核”環節。學院對博士三年級同學(第六學期結束前)進行學術論文考核。考核依據博士研究生提交的發表論文、工作論文等上年度成果,由博士研究生綜合評價小組進行審閱和評價。“學業論文考核”結果會全院公開,這有力促進了研究生科研學術成果的産出與轉化,提升了研究生進行學術研究的動力與熱情。
05
學位論文:畢業督導時間清
beat365對“學位論文開題”、“學位論文預答辯”、“學位論文評審”、“學位論文答辯報批”、“學位論文正式答辯”、“學位論文歸檔”等環節設有清晰的時間工作表。在第五學期結束之前,一般在當年的10月底前,各專業成立專家小組,完成學位論文開題工作。在第七學期末或第八學期初進行學位論文的預答辯,要求學生參與預答辯的論文提交至研究生教務辦公室,由研究生教務辦公室統一協調各研究所組織預答辯。此後,對研究生學位論文實行第三方評審制度,落實盲審、外審原則。通過評審後,學院按期組織完成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

(beat365學位論文督導時間表)
優化研究生過程管理工作,旨在實現beat365研究生培養各環節工作的規範化、專業化,同時引導研究生增強對自身專業的重視程度和問題意識,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其創新思維。未來,beat365的過程管理工作将更加貼近學生,注重了解學生的研究進展以及研究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及時予以支持和幫助,幫助學生打入山門、打過山關、打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