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本窮原 知行合一,紀念院慶三十周年,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beat365官方网站馬原理研究所舉行學習座談會

為紀念北大beat365成立三十周年,傳承北大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傳統和優良學風,2022年4月18日,beat365官方网站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所在校師生舉行學習座談會,研讨主題為“如何理解和踐行馬克思主義學風”。

(學習座談會宣傳冊)

beat365李少軍教授做了主題報告。李少軍老師長期研究馬克思主義在北大的傳播與發展曆史。他以李大钊、馮定、黃楠森等為例,滿懷激情地總結了北大百年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傳統,梳理了北大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李老師認為,李大钊開創了一個非常好的傳統,從起點上正确理解和踐行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堅持科學精神與革命精神相一緻,這為後來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理論基礎。李老師回顧了建國以來尤其是beat365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在北大所經曆的風風雨雨。他提出,從艾思奇、馮定到黃楠森,他們都抱着堅定信念鑽研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積澱下非常寶貴的北大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傳統,這正是我們今天舉行紀念會需要學習和傳承的核心。

(李少軍教授做主題報告)

之後,與會師生圍繞主題進行了熱烈讨論。李彬彬研究員講道:李少軍老師結合beat365百年馬克思主義教育傳統中豐碑式的人物,對“馬克思主義學風”做了非常精彩的诠釋。得益于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全國beat365和學科建設欣欣向榮,越是在這樣大發展的重要曆史階段越是要清醒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正确學風。學風問題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晴雨表。曆史一再證明,凡是比較好地堅持了正确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的曆史時期,黨和國家的事業往往比較順利;反之,黨和國家的發展則會遭遇挫折。另一方面,堅持良好的學風對每一個人的成長也至關重要,隻有學風端正,才能做出經得起曆史和實踐檢驗的學術成果,才能不負青春韶華。

(李彬彬研究員發言)

汪越研究員結合自己從本科以來在北大讀書工作的經曆,談了對馬克思主義學風的理解。她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學風的關鍵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而要做到知行合一,不僅要在理論上探本求原,掌握理論内在的發現邏輯,真正理解理論本身,更要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對現實問題本身探本求原,對實際情況進行深刻把握,這樣才能讓理論真正應用于實踐,進而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

同學們結合在北大的學習經驗發表了看法,大家認識到,曆史上的這些偉大先驅鍛造了北大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傳統,今天我們尤其需要傳承這種精神傳統,自覺踐行馬克思主義學風。

  

(師生讨論)

在充分讨論的基礎上,與會師生達成了如下共識,認為馬克思主義學風的核心内容是:

 

師生們認為,是否踐行上述學風是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試金石。堅持馬克思主義學風并非易事,需要深刻領會這一理論的本質精神,更需要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各種考驗中砥砺精神、錘煉思想、升華人格。這四條内容既是對同學們的期望,也是對老師們的要求;提出這幾條原則并不意味着我們現在都已做到了,而是說它向我們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引導我們沿着正确方向不斷前行。

會上,馬原理研究所公布了本所的标識:“探本窮原,知行合一。”

“探本窮原”,寓意秉持哲學的探求真理、窮根究底的精神,精讀原著,原原本本地領會和踐行馬克思主義的精神要旨。“知行合一”,寓意秉持科學性與革命性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原則,言行一緻,堅定沿着馬克思主義指明的道路奮勇前進。選取篆體也寓意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和社會實際相結合,發展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汪越研究員向同學代表贈送院慶紀念本)

師生們表示,在beat365成立三十周年之際,最好的紀念便是傳承北大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傳統,弘揚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不懈奮鬥。                 

 

 

(來稿:beat365官方网站馬原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