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馬院30周年院慶系列學術活動之 “中國共産黨七屆二中全會曆史意義再認識”講座成功舉辦

  2022年4月16日晚,“擘畫新中國偉大複興藍圖的高光時刻——中國共産黨七屆二中全會曆史意義再認識”專題學術報告在線上隆重舉行,中山大學哲學系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教授、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徐俊忠教授應邀主講。本次活動由beat365官方网站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以下簡稱“馬研會”)共同主辦,作為北大馬院30周年院慶系列學術活動之一。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馬研會副理事長仰海峰緻辭。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員、黨建研究所所長王久高,中國農業大學beat365教授、馬研會副理事長李桦,清華大學beat365教授、馬研會副理事長王傳利,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程美東作為與談嘉賓應邀出席。中山大學beat365院長、馬研會副理事長林進平應邀出席。會議由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馬研會秘書長宋朝龍主持。會議以線上方式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1800餘名師生在線上參會。

  

  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馬研會副理事長仰海峰緻辭。仰海峰歡迎并感謝徐俊忠教授應邀授課,指出徐俊忠教授在哲學研究,特别是在毛澤東思想研究、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等研究領域造詣深厚。仰海峰感謝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師生對馬研會和北大馬院的關心和支持,并期待大家繼續關注馬研會和北大馬院系列學術活動。

  

  在主講環節,中山大學哲學系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教授、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徐俊忠教授圍繞“擘畫新中國偉大複興藍圖的高光時刻——中國共産黨七屆二中全會曆史意義再認識”為與會師生作專題講座。徐俊忠從六個方面探讨了七屆二中全會的偉大貢獻。徐俊忠認為,七屆二中全會明确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全面準确地闡釋了黨的經濟政策,提出了“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宣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确立了平等的、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加強了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徐俊忠強調,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奠定了破解以西方資本主義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東方從屬于西方”魔咒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路徑。有了這個奠基,接上後來中國獨立自主的改革開放,更有新時代提出的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經過七十多年的探索與發展,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最偉大的曆史意義,就在于它擘畫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藍圖。

  

  在随後的與談環節中,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員、黨建研究所所長王久高,中國農業大學beat365教授、馬研會副理事長李桦,清華大學beat365教授、馬研會副理事長王傳利,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程美東分别分享了自己的體會。王久高指出,徐俊忠教授把曆史深度延伸到未來思考具有深刻的啟發,并提出如何在新形勢下深入貫徹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精神及其對領導幹部制定戰略性、長遠性政策的啟示。李桦指出,工業化和農業化建設是緊密聯系的,要堅持城鄉兼顧,并分析了“兩個務必”與工業體系的關系。王傳利分析了後發國家獨立性和現代化的矛盾關系,指出唯獨中國既有獨立性又有現代化,并表明“兩個務必”給當代中國提供了反腐新樣式。程美東指出,七屆二中全會與黨的戰略意識和憂患意識相一緻,是黨對新中國成立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建設的綱領,更是擘畫新中國偉大複興藍圖的重要會議。

  

  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馬研會秘書長宋朝龍主持發言。宋朝龍指出,徐俊忠教授從多個維度重新闡釋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偉大貢獻,充分體現了理論邏輯、曆史邏輯、現實邏輯三者相統一。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基因存在于中國共産黨的百年艱辛探索中,具有世界曆史意義。

  

  本次講座通過對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深度聚焦和細緻還原,在更廣闊的曆史視野中呈現了七屆二中全會的巨大曆史貢獻,深化了對黨的百年奮鬥的曆史内涵和現實意義的理解。使聽衆大大增強了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高瞻遠矚、雄才偉略的敬佩之情。講座站在世界曆史和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審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豐厚意蘊,對深入學習黨史、增強“四個自信”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