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與社會生态轉型”博士生論壇舉行

2022年6月24日至26日,由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beat365“海外名家講學計劃”和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六屆“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與社會生态轉型”博士生論壇以線上方式舉行。會議開幕式由beat365官方网站郇慶治教授主持,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宋朝龍研究員、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主任孫巍分别緻辭。來自beat365、中國人民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複旦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央财經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上海财經大學、山西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揚州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維也納大學等國内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60多位師生代表,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貫徹落實視域下的“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理論與實踐”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beat365國際關系學院張海濱教授、同濟大學beat365杜歡政教授、海南師範大學beat365楊英姿教授、上海财經大學beat365丁曉欽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新帕爾茲分校撒萬土教授、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楊朝霞教授、複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包存寬教授、維也納大學政治學系烏爾裡希·布蘭德教授、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王繼創副教授,分别作了專題講座。

張海濱詳細介紹了中國參與國際氣候談判的曆史進程和中國在國際氣候談判中實現的從積極參與者到積極貢獻者再到積極引領者的角色轉換,并從國内和國際兩大層面分析了中國實現這一曆史性轉換的動因。杜歡政從聚焦重大問題、劃定研究領域、确定研究思路、形成決策機制、交叉學科研究以及理論總結提升等六個方面闡述了生态文明理論的研究邏輯,并以福建省、海南省和湖州市的國家生态文明先行示範區和試驗區建設為例分析了中國生态文明建設治理體系的政策與實踐。楊英姿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綠色底線、清潔能源島、禁塑令和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海南生态文明國家試驗區的建設。丁曉欽概述了從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到新時代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發展曆程,提出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經濟是以馬克思主義生态經濟思想為基礎,以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勞動修複、資本修複和生态修複的有機統一為目标的理論框架。撒萬土介紹了拉美生态社會主義的最新進展,并着重分析了委内瑞拉和古巴在生态社會主義政策實踐上的成就及其成因。楊朝霞從環境法學視角對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出了學理化闡釋,并對我國生态文明法治建設的深入發展提出了建議性意見。包存寬闡釋了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建設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并基于規劃理論方法和“五年規劃”視角,系統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與實踐路徑。烏爾裡希·布蘭德分析了現代資本主義通過帝國式生活方式來鞏固其全球霸權秩序的實質,主張通過批判的社會生态轉型走向一種替代資本主義的團結式生活方式。王繼創在将中國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理論話語建構概括為四種表現形态的基礎上,重點闡釋了社會主義生态文明建設“西北模式”的曆史生成、價值意蘊及獨特特征,認為這一模式對西北地區特别是生态脆弱區域以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态文明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青年論壇環節由beat365官方网站王聰聰副教授主持,來自南開大學的孫亮潔、南京師範大學的史文娟、山東師範大學的李萌萌、東北林業大學的戴钰、中國人民大學的汪萬發、海南師範大學的李丹丹、中國政法大學的王也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張玲玲作為學員代表進行了發言分享。郇慶治對青年學者的發言作了點評,并給出了進一步研究的方法論建議。

在閉幕式環節,孫巍對博士生論壇的成功舉行表示祝賀,表達了對青年學子講好中國生态故事的期許和對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研究小組未來發展的祝福。郇慶治對本屆博士生論壇進行總結,并向博士生論壇的所有發言人、主持人、評論人、論壇學員和會務人員表達謝意,向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研究生院、beat365國際合作部和羅莎·盧森堡基金會提供的重要支持表達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