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學術研讨會在北大紅樓成功舉辦
7月1日,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1周年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指示,堅持不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首屆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學術研讨會在北大紅樓舉辦。
研讨會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國李大钊研究會、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beat365官方网站、清華大學beat365、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北京大钊學社承辦。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群,七一勳章獲得者、李大钊之孫李宏塔,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莫高義出席開幕式并緻辭。
莫高義在緻辭中指出,去年七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同志來到北大紅樓,參觀“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重溫李大钊、陳獨秀等革命先驅開展革命活動、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醞釀和籌建中國共産黨等革命曆史。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精辟概括了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内涵。今年7月1日,北京新一屆市委班子在蔡奇書記的帶領下瞻仰北大紅樓,重溫入黨誓詞,旨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更加奮發有為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我們此時舉辦首屆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學術研讨會,對于激勵首都幹部群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莫高義
莫高義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6月25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深刻闡述北大紅樓在建黨過程中的重要地位,鮮明指出紅色資源、紅色血脈對黨的事業的重要意義,強調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把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守護好、建設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始終赓續紅色血脈,用黨的奮鬥曆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指引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曆史經驗和實踐創造啟迪智慧、砥砺品格,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莫高義強調,一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在中央有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我們抓住隆重慶祝建黨百年、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機遇,統籌謀劃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保護傳承利用,成立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推出以“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主題展為核心的“1+9”展覽體系,服務保障約170萬觀衆現場參觀學習。我們堅持學術立館、文保強館、社教興館、科學治館,積極搭建“北大紅樓大講堂”學術平台,推出高校思政大課堂,建設中小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陣地,在傳播紅色文化、開展黨史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推進片區融合發展,建立舊址聯席會議機制,推出網上展館,精心運營微信公衆号,有力擴大主題教育片區影響,樹立了新時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生動典範。
莫高義指出,當前,全市上下正在貫徹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以奮發昂揚的精神狀态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們将充分用好首都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赓續紅色血脈、牢記初心使命,發揚光榮傳統、堅持自我革命,奮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進一步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黨的二十大營造團結奮進、自信自強的濃厚氛圍。
第一,強化責任擔當,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首都紅色資源。以北大紅樓等為代表的北京紅色舊址和革命曆史紀念場所,體現着黨走過的光輝曆程,承載着黨的紅色血脈。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是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和神聖職責。我們将在高質量打造建黨、抗戰、新中國成立三大主題片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抓好統籌規劃和整體布局,在加強科學保護、開展系統研究、打造精品展陳、強化教育功能等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效。進一步增強黨的曆史和精神譜系研究闡釋能力,增強首都紅色故事傳播能力,增強開展理想信念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組織保障能力,讓革命文化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揚光大。
第二,推動守正創新,不斷深化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在建黨百年之際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成效顯著、意義深遠,是我們黨堅定曆史自信、更好走向未來的一次廣泛動員。學好黨史、用好黨史,必須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态化長效化。我們将進一步發揮首都紅色資源教育功能,以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為契機開展主題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立正确黨史觀,深入學習黨的光輝曆史、偉大成就、寶貴經驗和精神譜系,常學常新、常學常悟、常學常得。積極營造濃厚文化氛圍,策劃推出重點題材精品力作,運用線上線下陣地開展傳播宣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深深融入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曆史自信,彙聚奮進力量。
第三,堅持繼往開來,大力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北大紅樓是中國共産黨初心的發轫地,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孕育地。新時代首都發展是一項接續奮鬥、繼往開來的宏偉事業。我們要銘記精神之源,用黨在百年奮鬥中形成的偉大精神滋養自己、激勵自己,以昂揚的精神狀态做好新時代首都發展各項工作。我們要鑄牢思想之魂,堅持不懈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持不懈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首都發展成為踐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傳承黨的精神譜系的生動實踐,努力創造無愧于曆史和人民的新業績,不斷奪取新趕考路上的新勝利。
本次學術研讨會共分為開幕式、主論壇發言、分論壇讨論及研讨會總結四個階段。開幕式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趙衛東主持。

北京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趙衛東
在主會場主旨發言階段,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楊勝群,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黨委書記、館長吳向東,原beat365黨委書記、中國李大钊研究會會長朱善璐,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市社科規劃辦主任張淼,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副主席、山東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特聘教授姜波,圍繞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進行了精彩的發言。
在主論壇發言階段,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劉榮剛,清華大學beat365院長朱安東,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王易,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院長張潤枝,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宇文利進行了分享。
研讨主會場設在具有百餘年曆史的北大紅樓大教室,分别在北大紅樓、原北大二院(數學系樓)、中法大學舊址、陶然亭公園(慈悲庵)、中山公園(來今雨軒)設置五個分會場,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研究機構和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内蒙古等20個省、市、自治區的100餘位專家和有關領導嘉賓,圍繞“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主題,從“偉大建黨精神研究”“北大紅樓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研究”“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的孕育研究”“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相關事件與曆史人物研究”“革命文物與紀念館研究”五個議題進行研讨。他們從曆史内涵、實踐意義和現實啟迪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剖析了北大紅樓與偉大建黨精神的内在聯系,極大拓展了以往對北大紅樓的研究範疇。從研究内容看,與會專家學者的文章和發言既涵蓋了黨史、革命史的考證,也包括了對數字文博、新媒體傳播等新興議題的讨論。
閉幕式以主會場與各分會場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各分會場主持人分别向大會彙報了本組研讨情況。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愛軍出席閉幕式并講話。他代表主辦單位對各位專家學者、新聞媒體和為研讨會舉辦付出辛勞的工作人員表示誠摯的感謝,認為本次研讨會呈現出政治站位高、研究領域廣、學術成果豐、論壇形式新等四個特點。他指出,一是要以學促展,推動黨史研究成果創造性轉化;二是要以學促教,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态化長效化;三是要以學促用,推動革命類紀念館深入合作。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愛軍
張愛軍希望将本次學術研讨會作為新的起點,不斷深化黨史研究,每年舉辦一次專題聚焦、内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學術研讨會,努力把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建設成國内外有影響力的革命類紀念館,把北大紅樓學術研讨會打造成國内外有影響力的學術研讨會品牌,讓偉大建黨精神和光榮革命傳統在新時代的首都北京綻放出更加絢麗的時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