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beat365學生張藍天:争做理論研究人才,展現學生黨員風采
張藍天,beat365第十四次黨員代表大會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2021級直博生,擔任beat365本科生兼職輔導員。本科就讀于北大曆史學系,beat365第一屆大钊班(“馬克思主義理論項目”)學生。
能以青年學生的身份參與學校黨代會,我倍感榮幸,更感受到青春的使命感和沉甸甸的責任。
作為一名北大學生,這是我在燕園求學的第五個年頭。北大的校園名家荟萃、書香氤氲,是青年人求學的沃土,更為我們的成長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元的平台。北大優質紮實的教育資源和科學合理的培養體系,引領了我讀書學習的方向,更形塑了我對求知的理解和情懷。良師益友的教誨與幫扶、浩如煙海的典籍藏書,都為我提供了豐厚的滋養。在此基礎上,我萌生了對理論學習的渴望,更想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何由考之、何以識之、何本何化、惟時何為”?将共産主義作為一種信仰和奮鬥目标,成為我在理論道路上追逐的方向。
作為第一屆大钊班項目成員和beat365的直博生,我深深受益于北大日臻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和理論人才培養政策。本科階段豐富、專業的項目課程,使我對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基本範疇和理論視域有了整體認識。通過積極參與理論學習、自主閱讀、課堂讨論、學術講座及沙龍、課餘讀書會等活動,我不斷體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内涵,學習訓練馬克思主義分析方法。近年來,學院在建設高水平思政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等方面真正做到了凝心聚力、引領未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學院的砥砺建設中,我與志同道合的同侪攜手前行,與經典文本中蘊含的真理原則和價值關懷的巨大力量潛心共振。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代表,我帶着“埋首經典、關注現實”這一在學院領受的箴言,投身于自我提高和服務社會的征程中。馬克思主義是關注現實的“眼睛”,更需要通過實踐為其注入創新活力。2018年,我曾與大钊班項目的同學們一起造訪馬克思的“第二故鄉”——英國,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研究應具有國際視野,在觀照他人之思的基礎上,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信和底氣。北大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最早傳播地,更是面向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共産黨員,我深知我們身上肩負着深研馬克思主義理論、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大有可為。在新時代,青年黨員大有作為。
在過去的五年中,我見證了北大太多的輝煌時刻,也為北大取得的成就和進步分外驕傲。站在新起點上,我對北大第十四次黨代會翹首以待。我将聚焦青年學生所為能為和所需所盼,講好北大故事,凝聚青年力量,滿懷熱血地迎接青春新征程、北大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