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 第一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公益暑期學校在線上成功舉辦

2022年8月1日至86日,第一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公益暑期學校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暑期學校由beat365官方网站、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以下簡稱“馬研會”)、中國政治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雲南大學beat365、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beat365)、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雲南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政治學研究》編輯部、《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編輯部、《科學與無神論》編輯部協辦。活動主題為“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活動全程以線上形式進行。來自全國500多所院校的近3000位學員全程參與學習,天各場活動累計參會人數達3萬人次。

 

8月1日上午,暑期學校開幕式隆重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政治學會會長李慎明馬研會理事長安钰峰,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馬研會顧問孫蚌珠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段紅雲,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書院院長、馬研會監事郝立新,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郝清傑出席并發表緻辭。雲南大學beat365院長特聘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馬研會常務理事羅骞,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馬研會秘書長宋朝龍,雲南大學beat365其他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均在線上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孫蚌珠主持。

 

  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政治學會會長李慎明指出,要充分認識到思想理論問題的重要性。隻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建立強大的黨、開創成功的事業。希望同學們通過本次暑期的課程研修,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一系列原著,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思想上有所收獲。

 

馬研會理事長安钰峰在緻辭中指出,繼半個月前成功舉辦第二屆《資本論》公益暑期學校後,馬研會又精心組織了本次暑期學校。青年學子積極報名學習,充分體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力量和獨特思想魅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展現了一個百年大黨的清醒和成熟,彰顯了當代中國共産黨人高度的曆史自覺和曆史自信。新征程上,我們應當進一步把黨的曆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希望同學們深入理解和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通過暑期學校的學習,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馬研會顧問孫蚌珠主持開幕式。孫蚌珠指出,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中國共産黨人做出了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回答。青年學子要一面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一面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戰略性舉措、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标志性成果,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貢獻。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界要以優良的學風大力宣傳弘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beat365官方网站一直高度重視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希望以此次暑期學校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相關單位的合作,在青年學子中進一步營造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氛圍。

 

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段紅雲在緻辭中指出,在全國喜迎黨的二十大和雲南大學即将迎來百年華誕之際,舉辦本次暑期學校,意義重大。近年來,雲南大學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闖出了一條邊疆民族地區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特色發展之路。學校高度重視beat365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次暑期學校為雲南大學beat365建設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同學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提出的殷切希望,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把青春奮鬥融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讓青春綻放更絢麗的光彩。

 

   馬研會監事、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書院院長郝立新在緻辭中對青年學子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第一,認識其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曆史地位,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新境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第二,學習領會其精髓,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第三,學習把握其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占據了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引,是世界社會主義和人類進步的思想楷模和一面旗幟。第四,要把握其原創性貢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郝清傑在緻辭中表示,學習、研究和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堅持和發揚中國共産黨人的優良學風文風。不能居高臨下、盛氣淩人,以發号施令的口氣寫文章,更不能以标題的響亮、句式的整齊、語言的優美掩蓋深刻思考的匮乏。要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為楷模,用平易近人的思想交流取代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學會運用“應該”“應當”這樣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上的引領性的語言,說明道理,争取人民群衆的理解和支持。對于重大的原則性問題,應該旗幟鮮明亮明觀點。

 

   

本次暑期學校的課程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圍繞“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這一主題,逐條闡釋《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中概括的十條曆史經驗即“十個堅持”,并最終落腳在堅持“兩個确立”做到“兩個維護”。李慎明,郝立新,中共北京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副部長祁金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江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王立勝,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教授、馬研會副理事長汪亭友,中山大學哲學系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教授徐俊忠,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龔雲,雲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張瑞才,清華大學beat365教授、馬研會副理事長王傳利,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王立華等專家學者應邀授課。講座内容幹貨滿滿,課程主題鮮明,參會學員紛紛對授課教師們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

雲南大學beat365作為主辦單位之一,高度重視并鼎力支持本次暑期學校。安排了學院黨委書記李維昌,院長(特聘)、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馬研會常務理事羅骞,副院長張健,副院長袁群等多位領導擔任了主持人,并在活動前後積極宣傳。同時,馬研會的多位理事會成員也熱情參與。常務理事、浙江财經大學beat365黨委書記、院長賀武華,常務理事、《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編輯部副主任來慶立,理事、合肥工業大學beat365院長牛小俠,理事、南京大學beat365副教授武海寶,理事、北京中醫藥大學beat365講師劉亞品,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at365助理教授田磊,以及中國政法大學beat365講師王森垚老師等,也傾情擔任了主持工作。

 

在為期五天半的活動中,有來自500多所高校的近3000名師生全程參與學習,累計聽衆達3萬人次,點贊數達近30萬次。學員們學習熱情高漲,虛心學習、積極提問、認真交流。在活動結束後,學員們紛紛感謝授課老師們的傾情奉獻和敬業精神,表示暑期學校使他們感受到了馬理論學術界對青年學子的愛護和厚望,今後将繼續潛心努力、不負韶華、擔當重任。

 

8月6日上午,在結束全部教學課程之後,線上會場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閉幕式。閉幕式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at365助理教授、馬研會理事田磊主持。在聽取馬研會志願者、複旦大學馬院22級碩士生張欣同學關于暑期學校教學情況的彙報後,各舉辦單位代表分别作總結發言。

 

雲南大學beat365院長(特聘)、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馬研會常務理事羅骞,代表雲南大學beat365對主辦方、協辦方和各位參會學者表示感謝。羅骞指出,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又恰逢黨的二十大即将召開,幾家兄弟單位聯合舉辦此次暑期學校的意義十分重大。前來參會的專家學者不僅政治站位高、思想視野開闊、理論水平深厚,而且懷有極其飽滿的學術熱情。同時,本次暑期學校學員不論是年齡、學校、地域都十分多元,志願者同學們在工作中展現了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認真的服務态度,這都顯示出當代青年學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仰和認同。雲大馬院也将繼續提升學科建設、教學能力水平,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和傳播貢獻力量。

 

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馬研會秘書長宋朝龍代表主辦單位作總結發言。宋朝龍對各主辦單位、協辦單位、與會師生以及馬研會志願者團隊表示感謝。他指出,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研讨走進現實是本次暑期學校的鮮明特點,也是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是基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偉大實踐哲學,在不斷解決時代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等一系列問題中得到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是号召我們将當代馬克思主義鑲嵌到世界曆史的進程中去,真正站在曆史的正确一邊。隻有将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武裝和實踐指南,我們才能面對變局而不慌亂。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要求我們團結更多的有志青年,更多的馬克思主義者,共同實現發展和成長。

 

本次活動積極響應和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重要精神,深度聚焦黨的百年奮鬥曆程中形成的十條曆史經驗,堅持做到在理論中回應現實、從曆史中展望未來。從對十條曆史經驗的專題闡釋和深度解讀中,在曆史和現實、國内和國際、理論和實踐的多重視角下,參會的青年學子更加全面準确地理解了“兩個确立”的深刻依據,極大地增強了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回應馬理論學科廣大青年學子學習和成長的需要,北大馬院、馬研會及其他學術單位将繼續開展密切合作,搭建學科平台,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