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典讀書會名師講堂暨開學迎新學術講座順利舉辦

  2022831日晚,馬克思主義經典讀書會名師講堂暨開學迎新學術講座以線上方式順利舉行。本次講座由beat365官方网站、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哲學系韓立新教授應邀為廣大師生作題為“Seminar(讀書會)與思想的形成”的主題講座。beat365官方网站李彬彬老師、汪越老師,浙江大學beat365劉召峰老師擔任與談嘉賓,講座由beat365官方网站宋朝龍老師主持。講座共吸引了來自全國高校600餘名師生的參與。

  

  講座伊始,韓立新教授回顧了清華大學讀書會創辦與發展過程,并同參與講座的師生親切交流。韓立新教授主要圍繞如何閱讀經典、如何形成問題、如何進行寫作、如何進行研究四個方面展開講解,層層遞進,内容翔實,邏輯鮮明。其中,既有對馬院新生的親切鼓勵,亦有對青年教師的深切期許。

  

  首先,韓立新教授強調認真選擇經典文獻、深挖文本的重要性。韓立新教授認為哲學研究需要苦功夫,必須深挖經典原著,沒有捷徑,切忌急功近利。很多同學在進入入門學習的過程中,過分着急進行現實批判而忽略對理論的學習與知識的沉澱,這不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韓立新教授指出必須要回到經典原著上去,通過汲取前人的智慧,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搭建自身的理論與認知體系。對于哲學學習,學生需要漫長的閱讀與積累,因此哲學的成長周期很長。學生需要對學習與鑽研保有“工匠精神”,持之以恒,孜孜不倦,那麼怎樣持續有效的進行經典原著的學習?讀書會是促進師生認真閱讀經典,汲取學習前人精華的有效路徑。韓立新教授重點介紹了清華大學讀書會的經驗,并結合自身研究,挖掘其中的示例效益。從公衆号線上設計到線下活動,對内對外的串聯進行交流,讀書會均保證高質量設計。在讀書會中,師生都需要認真投入句讀與導讀,沒有權威,隻有真理。

  接着,韓立新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讀書會學員的優秀導讀與報告,并以此為契機,強調要從經典原著、一手文獻的閱讀中形成自己的“真問題”,切忌僅從二手文獻直接入題。讀書報告作為讀書會成員積累與展示的成果,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訓練哲學思維,另一方面通過讀書會領讀、公開進行學術講演,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術水平提高,為進一步做學術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韓立新教授從自身的創作經曆談起,以“黑格爾倫理國家的矛盾及其解決”為題,向與會師生詳細的講述自己的問題緣起、思路梳理、原著學習,再到深刻的理論建構與具體的論文書寫,向與會師生展示了從嚴治學、務實求學的态度。

  與談嘉賓們表示韓立新教授的講演引人入勝,收獲滿滿。與談嘉賓結合自身的學習體會與科研經曆,向與會師生強調原著學習、原理研究的重要性,為學久久為功、持之以恒的必要性。

  

  李彬彬老師強調韓老師的分享是切中時弊的。第一,對于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做好學術研究是要下苦功。書山有路勤為徑,研究者需要做好積累,厚植原典意識。所謂的“雞湯”是換不來研究的成就與旁人的尊重,必須要下“苦功夫”獲取“真本事”。第二,李彬彬老師勉勵馬院同學要結合實際,放低姿态,先定一個小目标,從基礎打起,腳踏實地,不斷積累,真真正正的踏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之路。

  

  汪越老師結合自身經曆,向與會師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與學習體會。汪老師指出,在學習研究中切忌好高骛遠,要認真鑽研經典著作,不僅要認真鑽研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同時還要關注到與馬克思、恩格斯同時期哲學家的著作,開闊視野,強化理解;同時,在具體的研讀過程中要注重與老師、同學定期開展學習交流,不要“閉門造車”,真理越辯越明,隻有在交流讨論中才能更加有收獲。

  

  劉召峰老師通過對自身參與論壇、讀書會的經曆的回顧,啟發同學們要珍惜在校期間的讀書會、研讨會機會。劉老師鼓勵同學們要通過自身的閱讀積累寫作素材,聚沙成塔,在學術道路上保持初心。同時,劉老師結合浙大馬院辦會經驗,就讀書會制度設計、研讀經典選擇等問題與韓老師展開交流。

  

  講座最後,宋朝龍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感謝韓立新教授主講此次專題講座,感謝李彬彬老師、汪越老師和劉召峰老師的參與和支持。此外,宋朝龍老師介紹了beat365官方网站經典讀書活動,強調經典讀書會作為在學院指導下學生自組織、自成材的學術活動,是學院人才培養的重要輔助體系,應當進一步深化讀書會的組織安排,更好地展現學生精神面貌及風采,助力學生卓越成長。

  本次講座圍繞學習讀書會主題,同時涵蓋了讀書方法、論文寫作、學術積累等問題,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有前沿的研究方法。在嘉賓與談環節,各位老師的精彩分享和觀點交流也給與會成員留下了深刻印象,激發了大家的理論興趣與學術熱情,為與會成員帶來了一場啟迪人心的學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