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态——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題研讨會”成功舉辦
2022年10月30日,“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态——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題研讨會”順利舉行。本場研讨會由beat365官方网站、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以下簡稱為“馬研會”)、中國實學研究會聯合主辦,榆林學院beat365承辦。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研讨會全程線上舉行并對外開放,累計參會人數近4000人次。
當天上午,研讨會開幕式隆重舉行。開幕式由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馬研會顧問孫蚌珠主持。beat365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beat365工會主席、馬研會理事長安钰峰,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榆林學院黨委書記張新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郝清傑出席開幕式并發表緻辭。
在開幕式上,beat365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beat365工會主席、馬研會理事長安钰峰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中國共産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要完成好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态的曆史使命,就要賦予新文明更鮮明的中國風格、更深刻的中國品質,更加堅定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并在傳承中華文明中将人類文明新形态推向新的境界。
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馬研會顧問孫蚌珠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報告中提出的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探索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希望借此專題研讨會,形成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指出,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态,首先要回答的是中國人民如何抉擇、人類社會何去何從的大問題。和平是發展的前提,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華民族将按照自己的獨特思維方法,沿着自主選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方向,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同時中華民族會更加看重和而不同,更加努力借鑒一切國際上有益的經驗和人類文明成果。已經站起來、富起來并正在強起來的中國,有戰略定力,更有戰略實力。
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邃、站位高遠、視野宏闊,是新時代引領、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嶄新篇章,是引領百年大黨、領航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綱領性的文獻。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紮根。
榆林學院黨委書記張新柱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推動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廣大青年學子要做新時代的奮鬥者,為“兩個結合”的實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力量。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郝清傑指出,二十大報告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态”是當前理論界的一個熱點問題。馬克思主義既廣泛汲取了西方理論的精華,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着殊途同歸的價值追求。在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态過程中,不能偏離馬克思主義方向,不能脫離中國實際,更不能脫離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主旨發言環節由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馬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朝龍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院長王立勝,複旦大學哲學學院、beat365“雙聘”特聘教授、全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學學會副會長陳學明,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舒大剛,清華大學beat365特聘教授、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楊金海,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所長、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蔔憲群,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哲學系教授李宗桂,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主任、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郭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衛平,中國政法大學黨規研究中心主任、馬研會常務理事柯華慶,榆林學院beat365副教授薛俊武出席并進行主旨發言。
下午的中青年學者發言環節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由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所研究員、中國實學研究會副會長胡發貴主持,共有五位中青年學者發言,分别是:南京大學beat365武海寶老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傅正老師,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李毅老師,榆林學院beat365劉小紅老師,榆林學院beat365王小康老師。下半場由北京理工大學beat365長聘副教授莫小麗主持,共有五位中青年學者發言,分别是:中國實學研究會副會長、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塗可國老師,beat365官方网站楊柳新老師,陝西師範大學哲學系許甯老師,江蘇師範大學beat365梅良勇老師,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趙建功老師。除發言之外,上、下半場之間相互評議,充分體現出了馬克思主義學者與傳統文化學者友好交流的氛圍。
當天下午,在中青年學者發言結束後,線上會場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閉幕式。閉幕式由榆林學院beat365副院長張淵主持。
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馬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朝龍代表主辦方進行總結發言,指出本次研讨會具有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特色,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對學習、研究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強調社會主義制度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有着獨特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可從根本上解決資本積累産生的問題,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倡導的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謀而合,對推動國家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意義重大。
中國實學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大學社會主義現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康有代表主辦方進行總結發言,指出人類文明新形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理論創新,吸收了東西方文明的精華,遵循了人類曆史發展的規律,是未來人類要走的文明大道。新時代我們已經共同意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實質是中華文明的偉大複興,在未來要繼續朝着這個目标前進。
最後,榆林學院beat365院長張柱華向研讨會緻閉幕詞,指出本次會議立意深刻,政治立場鮮明,緊跟時代脈搏,緊扣會議主題,具有深遠意義。各位參會專家圍繞會議主題展開研讨,推動了二十大精神的貫徹落實,對人類文明新發展、對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意義重大。今後榆林學院将繼續攜手各主辦單位帶來主題更加豐富、立意更加深遠的學術盛宴。
本次活動在二十大召開之際,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契機,緊緊圍繞“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态”主題展開研讨,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整場會議從曆史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全面深刻地探讨了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科學性和進步性,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契合之處的認識,激發了參會師生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熱忱,深化了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