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研讨會在beat365舉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莊嚴曆史責任。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beat365官方网站于2022年11月6日在beat365英傑交流中心舉辦“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研讨會”。beat365黨委書記郝平,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副司長宋淩雲,beat365黨委常委、副校長、教務長王博,教育部社科委員會副主任、beat365博雅講席教授顧海良,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副主任陳晉,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教育長韓慶祥,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楊金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顔曉峰,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辛向陽等專家學者,全國首批重點beat365院長,以及beat365官方网站的部分師生代表參加本次會議。會議由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仰海峰主持。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研讨會”現場
王博在開幕緻辭中指出,beat365是中國傳播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發源地,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誕生地。當前,beat365正在全校範圍内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本次會議圍繞“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展開理論研讨,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beat365将繼續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紮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切實推進beat365内涵式發展,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以學習、研究和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利用北大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的綜合性優勢,全面推進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工作。
王博緻辭
宋淩雲在開幕緻辭中指出,beat365是最早建立beat365的高校,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理論研究中發揮着引領作用。本次會議聚焦“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有利于我們深入理解和精準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全國高校思政課戰線和beat365要貫徹黨中央要求,按照教育部黨組的部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加強理論研究闡釋。beat365官方网站等全國重點beat365,要示範帶動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持續發展,當好理論研究的“排頭兵”,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有機融入教育教學,講準講深講透講活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全面提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實效。
宋淩雲緻辭
凝心聚力掣畫複興藍圖,勇毅奮進拓新理論境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會議主題,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等重要議題展開理論研讨。
仰海峰主持會議
顧海良以“提升高校思政課的道理、學理、哲理”為題指出,高校思政課必須堅持在實踐中去檢驗道理,通過“大思政課”的鮮活材料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講道理的基礎上體現學理。在講學理的過程中,要進一步上升到哲理層面,把握深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問題。這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把握好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過程中努力推進道理、學理、哲理三者統一。
顧海良發言
陳晉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成果。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确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式現代化貫穿于中國共産黨百年來的奮鬥曆程之中,它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和本質要求,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陳晉發言
韓慶祥重點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是如何創造并建構起來的”這一問題。他指出,“走自己的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中國式現代化”這四個概念環環相扣,形成了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在新中國成立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這深刻反映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形成邏輯。“中國式現代化”涵蓋了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凸顯了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的系統建構。
韓慶祥發言
楊金海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亮點”之一在于從世界潮流發展的高度看中國的發展。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現代化、尤其是經濟文化落後國家的現代化發展而言,起着重要引領作用。我們要深化對科學社會主義曆史和理論的研究,把握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根本特點和發展趨勢,大力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和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發展。
楊金海發言
顔曉峰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科學擘畫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明确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僅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布局,也為實現黨的使命任務提供了正确的“路線圖”和科學的“施工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布局,既内在于中國式現代化理論之中,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一戰略布局體現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是新時代新征程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遵循。
顔曉峰線上發言
辛向陽以“科學社會主義視域下的‘兩個結合’”為主題,指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實際上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中國化的過程;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國共産黨人深刻認識到,隻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确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辛向陽發言
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beat365院長沈壯海圍繞“中華文化時代精華論的深遠意義”的主題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這一重大論斷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中華文化标識意義及其在文化建設中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之所以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之所以能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根本原因在于馬克思主義在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結合中,激活了中華文明,成為中華民族清晰的精神印記。
沈壯海線上發言
清華大學beat365院長朱安東以“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曆史意義”為題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在一定意義上也是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将實現中國自身的繁榮發展,也将為解決全球發展難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式現代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朱安東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黨委書記王易以“堅持守正創新”為題指出,“守正創新”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原則的中國式概括和時代化表達。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守正創新是黨的思想路線在當代的運用和發展,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的内在機理。守正創新是守馬克思主義之正,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之新;守科學社會主義之正,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之新;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正,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之新。
王易線上發言
beat36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熙國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原創性貢獻”的主題,指出“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反映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的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孫熙國發言
複旦大學beat365院長李冉針對“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論斷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把握時代特征,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衆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紮根。
李冉線上發言
南開大學beat365院長劉鳳義以“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為題,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涵蓋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态共九個方面的問題,這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内在規定性,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合規律性,為我們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行動指南。
劉鳳義線上發言
山東大學beat365院長張士海以“中國共産黨是理論創新的典範”為題,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要準确理解“兩個行”,就必須認識到中國共産黨是理論創新的典範。準确把握馬克思主義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中的地位,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莊嚴曆史責任。
張士海線上發言
吉林大學beat365院長吳宏政以“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論斷的邏輯學分析”為題,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和西方的現代化道路有着本質差别。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體現為三個維度:第一維度是針對中國來說,強調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第二維度是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出發,強調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三維度是面向全人類,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态。三個維度充分體現了形式邏輯同一律和辯證邏輯矛盾律。
吳宏政線上發言
蘭州大學beat365院長蔡文成以“深刻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意義”為題,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重大豐富,是對人類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承載着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價值,是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面進步的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
蔡文成線上發言
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在會議總結中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在本次研讨會中,15位專家學者圍繞“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讨,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我們應當通過紮實的理論研究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同時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為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孫蚌珠作會議總結
會議合影
來源:beat365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