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經典讀書會名師講座(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專題)第二講順利舉辦
2022年11月17日晚,馬克思主義經典讀書會名師講座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專題第二講學術講座以線上方式順利舉辦。本次講座由beat365官方网站、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以及榆林學院beat365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副理事長侯衍社教授應邀為廣大師生作題為“新發展理念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的精髓”的主題講座。武漢大學beat365教授周紹東老師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at365助理教授田磊老師擔任與談嘉賓,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宋朝龍老師、榆林學院beat365院長張柱華應邀參會,講座由榆林學院beat365副院長張淵老師主持。講座共吸引了來自全國高校500餘名師生的參與。
在本場講座中,侯衍社教授對新發展理念的哲學價值進行了深入思考,與老師和學生進行了深度的交流、互動。侯衍社以“新發展理念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的精髓”為主題,通過闡釋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内涵、意義作用和内在邏輯,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回答了“21世紀人類需要什麼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這樣的現代化”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層層遞進,内容翔實,邏輯鮮明。
首先,侯衍社教授闡釋了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理論價值和時代價值。侯衍社指出,當前世界範圍内仍存在發展動力不足、發展态勢不佳、發展方式落後、發展取向偏頗、發展環境困窘等突出問題,而新發展理念正是習總書記站在統籌國内外“兩個大局”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提出的。新發展理念精要回答了“21世紀人類需要什麼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這樣的現代化”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展現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的核心要義和理論精髓。
其次,侯衍社教授從五大發展理念切入,揭示了新型現代化的發展動力、發展路徑、發展方式、發展環境和發展目的。
從創新發展理念切入,侯衍社教授具體分析了新型現代化的發展動力。侯衍社指出,這裡的創新具有原始性創新和繼承性創新兩種含義,同時包括科技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四種類型,并且這四類創新構成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相互聯系的有機系統。從我國的發展現狀出發,推動科技創新具有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現實必要性。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科技創新作出了總體部署,提出了“四個面向”的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
圍繞協調發展理念展開,侯衍社教授詳盡闡釋了新型現代化的發展路徑。侯衍社指出,這裡的協調指的是發展布局、發展結構和發展狀态系統、協同、均衡。而在我國全面推進新型現代化的進程中,對協調發展的理解更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統一、平衡和不平衡的辯證統一以及發展短闆和發展潛力的辯證統一。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提出了“統籌推進”的基本思路,堅持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立足綠色發展理念,侯衍社教授仔細分析了新型現代化的發展方式。侯衍社指出,這裡的綠色指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之間保持健康、和諧的關系和狀态,關切到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和思維方式等方面。同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是由我國的生态系統、地理環境等基本國情決定的。這要求我們要将綠色發展納入新發展理念系統中實施、把生态文明建設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實施以及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開放發展理念為核心,侯衍社教授具體闡發了新型現代化的發展環境。開放發展理念是由國内外客觀形勢要求和我國新型現代化的曆史任務決定的。這要求我們做好“三個結合”,即堅持與轉變發展方式相結合、與“一帶一路”建設相結合以及與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相結合。
着眼于共享發展理念,侯衍社教授明确闡發了新型現代化的發展目的。共享發展理念的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這要求我們:一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把促進生産力充分發展放在第一位;二要完善分配環節,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三要堅持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共同富裕。
最後,侯衍社教授指出五大發展理念是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在由五大發展理念構成的有機系統裡,不僅闡明了“新時代我國要實現什麼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這樣的現代化”這一重大課題,包含了全面推進新型現代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論;而且比較集中地回答了21世紀人類發展和世界現代化進程的根本原則、發展動力、發展路徑、發展方式、發展目的等核心問題,集中回答了“21世紀人類需要什麼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這樣的現代化”的重大時代課題,集中展現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哲學的核心要義和理論精髓。
在與談環節,周紹東老師回顧了中國共産黨在發展理念層面的一以貫之性。從“多快好省”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到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再到可持續發展、發展是黨執政的第一要務以及科學發展觀等,發展的内涵不斷豐富,不斷适應不同時代的經濟社會環境和人民的需求。同時,周紹東以黃河流域的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自然保護區為例,更加具體地論證了新發展理念之間的相互聯系。
田磊老師首先肯定了侯衍社教授的創新性,将新發展理念從經濟範疇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其次,田磊老師分析了侯衍社教授帶給發展哲學的哲學思維,使其不流于空泛。最後,田磊老師指出資本主義的發展哲學不可能發展出新發展理念的原因。這主要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始終以資本為核心,而非以人民為中心。
張淵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強調要開拓學術視野,從理論、現實、國際、文化等多個角度對“新發展理念”的概念進行把握,将學術與政治有機統一起來,做到用學術去講政治。
講座最後,宋朝龍老師代表活動組委會感謝侯衍社教授主講此次專題講座,感謝周紹東老師、田磊老師的點評,并希望beat365官方网站能與榆林學院beat365攜手共進,打造出更多精品活動。
本次講座圍繞新發展理念的哲學性,同時涵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有具體的社會實踐。侯衍社教授的講座和各位老師的精彩分享和觀點交流也給與會成員留下了深刻印象,激發了大家的理論興趣與學術熱情,為與會成員帶來了一場啟迪人心的學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