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勞動理論與勞動教育研讨會暨《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新書發布會”在beat365舉行
2023年4月26日下午,由beat365教務部、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新時代勞動理論與勞動教育研讨會暨《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新書發布會”在李兆基人文學苑1号樓108會議室舉行。來自beat365、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來自人民網、光明網、中國青年網、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教育報、中國婦女報、前線雜志社、人民教育雜志社的記者和編輯,以及beat365官方网站的訪問學者、本碩博學生等50餘人參加了會議。
活動現場
會議緻辭環節,由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主持。她指出,這次研讨會和新書發布會是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特色活動,也是beat365推進勞動理論教育、辦好大思政課的重要環節。
孫蚌珠主持緻辭環節
beat365教務部副部長劉建波教授指出,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五育并舉”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beat365根據相關文件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出台了本科勞動教育教學實施方案,逐漸建立起完整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是beat365在開展勞動教育過程中形成的教學成果,是在前期數字化教材建設的基礎上推出的學習用書,将對進一步辦好勞動理論課、更好推進勞動教育發揮重要作用。
beat365出版社黨委書記夏紅衛指出,《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重要論述精神的成果,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面世正當其時。這是beat365出版社嘗試融合出版的成功例子,既有數字化教材,也有紙質版教材。beat365出版社将用新的技術、新的出版形式更好地推進教材建設,更好地做好出版工作,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教材和學術著作。
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仰海峰教授表達了祝賀和感謝。他指出,2018年對beat365官方网站來說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這一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學院考察。今年正好是五周年,4月22日,學院召開了全國高校beat365院長論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和辦學原則的精神。這本書最初的成因是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可以說是學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成果。
在新書發布環節,beat365出版社總編輯汲傳波指出,在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需要講清楚哪些方面的勞動理論,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嘗試作出了回答,它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勞動理論為指導,追求理論深度,堅持問題導向,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曆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等多學科視角,探讨了勞動自由、勞動意義、勞動正義、勞動精神、勞動幸福、智能勞動等衆多話題,勾勒出了有關勞動問題的理論框架。
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陳培永教授簡要回顧了《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的出版過程,并指出,該書是在校内外專家學者通力合作中完成的,具有跨學科的支撐、多話題的引入、追求學理深度、具有曆史厚度、體現時代氣息五個特點,在系統性、邏輯性以及通俗性上還有待加強。他希望各位領導、專家學者、記者編輯能夠提出寶貴修改意見和建議,以助于接下來進一步修改完善。
專家學者發言(從左至右、從上至下:劉建波、夏紅衛、仰海峰、汲傳波、陳培永、馮雅新)
會議主題發言第一階段,由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副書記馮雅新主持。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執行院長葉鵬飛教授認為,這本教材有理論深度,系統性強,視野廣闊,展示了勞動領域的相關重大議題,将會對勞動教育教學有推動作用。他還簡要介紹了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在勞動教育方面的做法,提出勞動教育是需要全社會整體考慮的問題,要想勞動教育有效果,真正實現我們的目标,需要社會觀念的重塑或者再造的過程。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潘信林教授用集體性創造、創造性勞動、勞動型教材、教材性典範四個環環相扣的關鍵詞,指出《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是各位作者集體創造的關于勞動理論的典範型教材,落實了全國教育大會對教材建設提出的“一個堅持、五個體現”的指導方針,實現了深刻的理論、深度的話題和生動的語言相結合,是新時代推進教材建設的重要成果。
作者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宋朝龍教授從勞動的自然前提、勞動與現實的人、勞動中自由和不自由的對立、勞動分工和社會聯系形式、勞動的物化和物的主體化五個維度,分析了新時代勞動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的緊密關系。他認為,這本書不僅有助于學生從理論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勞動理論,也能夠讓學生通過勞動體會勞動者的處境,把理論和勞動實踐結合起來。
beat365官方网站訪問學者、雲南警官學院羅思潔副教授以“勞動讓生活變美好”為主題闡述了對勞動教育的認識。他指出,勞動教育關乎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對培養擔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勞動教育具有熔爐價值和鍛造時代新人的作用,應把加強勞動教育和培育時代新人緊密結合起來。
作者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員陳文旭副教授分析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論基礎,即馬克思關于勞動的相關理論。他認為,馬克思從實踐的角度認識勞動,認為勞動是人類為獲取物質資料而進行的一種生産活動,正是這樣一種物質生産活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從黨和國家奮鬥目标的角度看,将勞動教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内容、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專家學者發言(從左至右、從上至下:葉鵬飛、潘信林、宋朝龍、羅思潔、陳文旭、宋鑫)
會議主題發言第二階段,由beat365教務長辦公室副主任宋鑫主持。
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副院長楊增岽教授認為,《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對理解勞動、理解勞動教育提供了系統框架,充分涵蓋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理論涉及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它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多學科的交叉和綜合,從多個學科視角探讨了有關于勞動的諸多話題;二是理論和現實的統一,既充分繼承與闡發了馬克思主義勞動理論,也聚焦了黨在勞動教育領域的新觀點、新論述;三是視野宏闊,有理論視野、曆史視野、技術視野和反思視野。
作者代表、beat365法學院長聘副教授閻天從當下學生欠缺身體力行的勞動意識和對勞動理論缺乏深入思考兩個方面總結了這本教材的教育意義。從學生獲取信息渠道的碎片化、對問題了解的标簽化以及消費主義的勞動觀念對馬克思主義勞動理論的沖擊來看,這本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被需要的。他強調,勞動就是生活中的馬克思主義,勞動就是學生身邊的馬克思主義,勞動教育就是和學生關系最密切的教育。
作者代表、beat365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張慧瑜指出,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勞動往往以消極的異化形式呈現,但在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則确立了一系列以勞動者為主體的理論與實踐。他分析了社會主義文化中生産場景可見、勞動者參與文化創造、生産被納入宣傳和社會公共話題,以及勞動者“組織起來”三個具體層面,并指出勞動理論是理解中國式現代化一個關鍵的切入口,構建中國的勞動理論體系将有助于解釋甚至升華中國的勞動實踐。
beat365官方网站訪問學者、甘肅政法大學副教授曹軍鋒認為,勞動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受教育者正确的勞動價值觀,既要防止用文化課取代勞動教育,又要警惕直接用勞動代替勞動教育的問題,應杜絕“重勞動輕教育”或“隻勞動不教育”的情況,處理好德智體美勞的關系,科學認識勞動的目的性,注意勞動的經常性,激發勞動的創造性。
作者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助理教授趙諾以曆史為線索分析了近代中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實踐雙重影響下的勞動話語轉換。他講述了從傳統“四民社會”中道統統攝之下的勞動推崇、晚清内憂外患背景下的精英自醒,到近代以“勞工神聖”為代表的平民化思潮,再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勞動”問題上掌握話語權之後的階級論語義轉換這一曆史過程,認為這一過程中的異類結合、雙向改造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塑造了中國革命的走向與面貌。
專家學者發言(從左至右、從上至下:楊增岽、閻天、張慧瑜、曹軍鋒、趙諾、湯繼強)
會議總結環節,由beat365融媒體中心副主任、《beat365校報》主編湯繼強主持。
陳培永作了會議總結。他指出,人類社會離不開勞動,勞動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馬克思主義是以勞動為核心關鍵詞的學說,中國共産黨也是始終重視勞動的政黨。《新時代勞動理論十六講》是對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需要講清楚哪些方面的勞動理論這個問題的回答,他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值得借鑒的勞動教育教學參考用書,以幫助關注勞動問題、思考勞動問題的讀者全方位把握勞動理論,也希望以這本書作為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助推勞動理論和勞動教育的研究進一步深化,進而湧現更多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會場展闆
來源:beat365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