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舉辦環境政治講座
9月15日,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beat365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主辦了由愛爾蘭梅努斯大學(Maynooth University)社會學系艾文·雷利(Eimhin O'Reilly)博士主講的環境政治學術講座,來自beat365、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師生圍繞全球化、全球綠色左翼政治和中國生态文明建設等進行座談交流。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慶治教授在歡迎緻辭中表示,北大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心作為中國生态文明理論及其建設實踐研究的前沿陣地,緻力于推動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國際傳播與交流。
學術講座現場1
艾文·雷利首先做了題為“洪都拉斯的環境保護者:全球化時代的地方組織”的學術講座,在綠色左翼視角對加勒比地區的原住民地方抗争組織進行全面的介紹和分析。他通過闡述洪都拉斯在全球化時代所形成的國際分工,對該國的種植園經濟、糧食主權以及土地所有權等問題做了介紹。在經濟層面上,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分工與低附加值産業對全球南方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使得包括洪都拉斯在内的加勒比國家更容易受到國際資本的影響,并産生了諸如勞工權利在内的貧富分化與社會不平等問題;在政治層面上,國際資本通過控制投資政策,對洪都拉斯的政治模式與勞工運動都産生了深遠影響。與此同時,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态也深刻塑造了該國的經濟政治格局。針對洪都拉斯在政治與經濟方面所呈現出的結構性問題,他認為,在分析這些全球化時代發展中國家的貧困與不平等問題時,借助馬克思主義視角進行理解和闡釋有着深刻的理論效力。他還特别強調了原住民社區對構建一種未來資本主義替代性制度的實踐嘗試,認為發生在洪都拉斯的環境運動實際上體現出構建民主的一種“自下而上”的運動形式。
學術座談現場2
在互動環節,北大beat365王聰聰副教授評論指出,以洪都拉斯為代表的加勒比國家的相關案例反映出這一地區獨特的國家與社會關系模式。在拉美地區社會運動較為活躍的現實背景下,分析該地區國家與社會運動之間如何構建一種建設性關系,對于促進加勒比地區社會穩定與自然資源有序管理有着重要作用,也對捍衛當地原住民權利具有關鍵意義。郇慶治教授指出,艾文·雷利博士從加勒比地區視角分析了當代全球發展中國家現實環境運動的前沿進展。這一地區在國際關系研究框架内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加勒比地區的國際投資和自然資源開發都受到了地緣政治格局的深刻影響。如果從一種更廣闊的視角來思考加勒比地區,那麼全球化時代該地區的一體化整合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對該地區在當今全球競争版圖中發揮區域優勢、整合地區力量具有重要意義。與會學者還就全球治理視角下中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典型案例、中國生态文明建設的進程及其成就等議題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