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大專項項目“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國際傳播媒介、路徑、機制及其經驗研究”舉辦第三期工作坊

  9月24日,由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beat365官方网站和教育部重大專項項目“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國際傳播媒介、路徑、機制及其經驗研究”課題組共同主辦的第三期工作坊“中國生态文明的國際影響”在beat365陳守仁國際研究中心舉行。

工作坊現場之一

  工作坊由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公維拉博士後作題為“綠色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國際參與方的行動”的學術報告,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慶治教授主持活動,beat365官方网站王聰聰副教授擔任點評人。來自beat365、清華大學、山東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外交學院等多所高校的師生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與。

  公維拉博士認為,近年來随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包括國際組織在内的國際相關行動者在促進“一帶一路”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積極對接、推動清潔能源投資轉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相應地,國際學界對這一倡議展現出日益廣泛的關注,并從政策構架與落地措施、對外項目投資,以及中國方案對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的影響等方面展開了學術研讨。因此,深入探讨相關國際行動者對綠色“一帶一路”戰略規劃與項目實施的影響,分析其中所展現出的政策模式與項目舉措特點,構成了分析“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理念在沿線國家推進效果與傳播模式的重要向度。

  公維拉博士指出,包括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以及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DESA)在内的一系列國際組織積極傳播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理念,并推進了沿線國家與綠色“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國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同發起成立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BRIGC)等平台也為增進國内外相關智庫機構的溝通交流,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基于此,她結合相關模型對國内政策相關方和國外政策相關方對目标政策所施加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從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兩種不同的路徑,探讨了國際相關行動者可能對沿線國家在項目舉措與政策幹預方面所帶來的影響。

  在點評環節,王聰聰副教授認為,探讨綠色“一帶一路”發展理念在沿線國家的政策推進與傳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因為不同的話語場域中往往指向綠色内涵的不同維度。更進一步的研究可以關注如何衡量這些具體的綠色戰略項目在當地所産生的現實影響。同時,中國的綠色話語如何通過“一帶一路”的推進傳播到沿線國家也是值得讨論和關注的方向。

工作坊現場之二

  在互動環節,郇慶治教授指出,綠色“一帶一路”戰略及其實踐正日益引起國際學界的關注,“綠色維度”對于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深化發展的增益作用也逐漸成為當前積極推進中國倡議、構建中國方案的重要領域。在政策體系層面,應當積極構建行之有效的政策體制機制,從而促進相關國際組織對綠色“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推動國際合作進一步走向體系化與制度化。與此同時,通過相關平台有效開展對成功案例的宣傳與推廣,也将對生态文明思想的國際傳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随着綠色“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體制機制不斷走向深化與完善,這一倡議将有力推進全球生态文明建設,凸顯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影響力。

  在讨論交流環節,現場氣氛熱烈。大家圍繞國際綠色話語及其構建的異同性、中國生态文明話語進行國際傳播渠道的多樣性、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環境治理體制的差異性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