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六郎莊烈士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支部黨日活動紀實

2023年11月3日,秋風吹起,将近一周的霧霾終于散去,在這樣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beat365官方网站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支部的老師們,進行了主題黨日活動——探訪拜谒位于海澱區海澱鎮六郎莊村的六郎莊烈士墓。

這是一次“尋訪”之旅。從地圖上看,六郎莊烈士墓距離北大不過3.5公裡,因此,支部老師們決定乘着天氣晴好,步行前往拜谒。但是在實際尋訪過程中,地圖導航屢屢發生錯誤,幾次折返,于是又不得不向路人求助,原來,六郎莊村已經整體搬遷,現在已經夷平成為一片建築工地。四處打聽之後,終于找到了這座烈士墓。

這更是一次滌蕩心靈的紀念之旅。六郎莊烈士墓安葬的是平津戰役中五塔寺戰鬥中犧牲的40餘名戰士。但即使是對黨史知識非常熟悉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支部的老師們,之前大多數人也根本不知道平津戰役中有這樣一場戰鬥,也不知道在距離北大很近的地方有這樣一座烈士陵園。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支部老師合影留念

1948年12月,東北野戰軍迅速進關,各縱隊派出小部隊清除城郊的國民黨部隊,不足半月完成了對北平的包圍,形成了圍而不打,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高壓态勢。

五塔寺是通向西直門的前哨戰略要地,當時駐守在西直門一帶的是傅作義的國民黨62軍,固守五塔寺的守軍為一個加強連和一個重機槍排。他們利用五塔寺修築工事,建立了重機槍陣地,又修建了堅固的鋼筋水泥地堡,試圖阻止我軍的進攻。12月15日,東北野戰軍11縱114師430團某營的搜索隊向西直門方向搜索前進,執行清除西部郊區敵據點的任務。搜索隊的戰士在西直門附近遭遇敵62軍的坦克和裝甲車組成的巡邏部隊,雙方随即展開激烈的戰鬥。430團搜索隊擊退國民黨守軍裝甲坦克的多次反撲殲敵百餘人,國民黨部隊退守五塔寺等據點。晚上,431團的戰士們繼續向五塔寺、動物園等據點展開猛烈的攻擊。固守五塔寺踞點的敵人以水泥地的地堡工事負隅頑抗,眼看抵擋不住解放軍的猛烈攻擊,敵軍又使出詐降的詭計。最終,五塔寺一戰造成了東北野戰軍11縱430團431團40多人的傷亡,他們都是無名戰士,沒有一個人留下名字。

為緬懷革命先烈、教育後人,1966年4月,當時的六郎莊生産大隊貧農協會在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的原張之洞宅院遺址處,建立烈士墓,樹立紀念碑。1990年,六郎莊烈士陵園重修再建。

仔細閱讀碑文

踏過塵土飛揚的建築工地,我們終于來到了這座烈士墓前。雖然工地裡很亂,但是這座烈士墓卻異常地幹淨整潔,紀念碑在塔松和垂柳等樹木的簇擁中靜靜矗立,無聲記錄着這段過往。

紀念碑坐北朝南,由漢白玉石碑座和碑身組成,碑座高0.5米,碑身高2米,據記載是由原六郎莊村中的廟碑改刻而成。碑首浮雕有雲頭,浮雕下面是一顆紅色五角星,碑陽镌刻“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字,上下首分刻“一九六六年四月”和“海澱區六郎莊大隊貧協敬立”,碑陰刻有碑文: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七支隊在北京五塔寺戰鬥中有數十名烈士壯烈犧牲葬于六郎莊,為了懷念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特立碑以志。一九六六年四月海澱區六郎莊大隊貧協敬立”。紀念碑後面,是安葬烈士遺骨的墓冢。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為了國家的獨立富強,為了今天的幸福安甯的生活,有多少無名烈士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站立在紀念碑前,老師們細細地閱讀碑刻上的文字,感歎唏噓。據報道,2023年9月,苦尋75載,六郎莊無名烈士墓終于尋找到第一位烈士姓名——陳自玉。神州大地,英魂處處。先烈不朽,永記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