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社會科學話語的國際書寫與傳播”專題工作坊在beat365舉行
4月12日,由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beat365官方网站、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和教育部重大專項項目“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國際傳播媒介、路徑、機制及其經驗研究”課題組共同主辦的第六期工作坊在理科五号樓301會議室舉行。
會議現場
本期工作坊的主題是“人文社會科學話語的國際書寫與傳播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國際傳播研究”,分為“人文社會科學話語的國際書寫與傳播”“聚焦黨的二十大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國際傳播”兩個闆塊。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慶治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動。來自beat365、清華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生态環境部南京環境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财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東南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内蒙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的近30名師生參與活動。
在第一闆塊,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揚•圖洛夫斯基和項目管理部主任孫巍介紹了基金會自2023年開始與beat365共同開展的“中國生态文明建設系列研究報告”項目的情況,尤其對如何撰寫面向國際讀者的研究報告作了專題講解和經驗分享。郇慶治、福建師範大學蔡華傑教授、生态環境部南京環境研究所鞠昌華研究員、北京林業大學林震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李宏偉教授先後介紹了他們各自撰寫的“中國共産黨二十大與生态文明建設”“國家公園體制”“河長制”“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機制”等議題研究報告的基本情況與撰寫體悟。清華大學陳藝文博士、内蒙工業大學甯琳琳博士、中央财經大學李強博士、福建師範大學楊晶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劉琦博士分享了她們準備撰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生态文明制度體系”“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生态資本化”“雙碳目标(戰略)”“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等議題研究報告的大緻設想。圖洛夫斯基和郇慶治對每一位發言人報告的議題選擇、概念界定、框架結構和叙述表達等方面都作了詳細點評。
在第二闆塊,教育部重大專項“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國際傳播媒介、路徑、機制及其經驗研究”課題組的第一子課題代表,詳細彙報了課題小組對國外主流媒體關于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黨的二十大以來豐富發展的報道評述情況,既具體闡述了它們對我國新時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設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也實事求是地指出了國際環境變化對于包括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内的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國際傳播的一定程度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外宣傳與國際傳播對策建議。
在讨論環節,beat365王聰聰博士、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申森博士、beat365李思齊博士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雪姣博士、西安交通大學黃敏博士等青年學者圍繞“人文社會科學話語的國際書寫與傳播”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國際傳播研究”這兩個議題的關系進行熱烈讨論。大家普遍認為,二者是一種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關系,而這對進一步做好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國際傳播工作,以及主動建設中國生态文明自主知識體系和逐漸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環境人文社會科學,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大家也對承擔今年“中國生态文明建設系列研究報告”任務學者的寫作計劃提出了具體的修改完善建議。
郇慶治代表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大專項課題組對羅莎·盧森堡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和各位與會人員緻辭感謝。
本期工作坊是beat365與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2024年度合作項目活動中的一項,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去年啟動的“中國生态文明建設系列研究報告”的寫作質量,并培養更多善于從事國際學術傳播的中國新一代青年學者。同時,由于該議題與教育部重大專項“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國際傳播媒介、路徑、機制及其經驗研究”直接相關,因而也是該課題組已經舉行五次之後的第六期專題工作坊。
來源:beat365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