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貫徹落實“勤學、修德、明辨、笃實”重要要求——引導培養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beat365考察時強調:

  “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笃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将其推廣到全社會去”。

  “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堅守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時代大潮中建功立業,成就自己的寶貴人生。”

  殷殷囑托,聲聲寄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豐富内涵和實踐要求,深刻回答了當代青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責任和努力方向。

  10年來,beat365貫徹落實“勤學、修德、明辨、笃實”重要要求,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青年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青年學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勤 學

  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

  有老師指點,有同學切磋,有浩瀚的書籍引路……百年燕園,勤于學習、敏于求知的氛圍濃郁。

  從大二起,郭資政就跟随教師課題組,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探索芯片設計自動化。對他而言,“課業是接觸新知識的機會,科研是通過實踐去解決此前别人未能解決的問題”。

  論文和成果被多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和期刊接收,獲得國際計算機學會2022年度學生科研競賽全球決賽本科生組全球第一名、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競賽一等獎……盡管已多項榮譽在身,郭資政仍不斷攀登新的科研山峰。

  求得真學問,笃行報國志。

  10年前的師生座談會,對于藥學院2010級博士研究生秦沖來說,意義非凡。作為學生代表,他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了科研日常。

  畢業後,秦沖師從國際著名藥物化學家王少萌教授,在美國做博士後研究,看到被疾病困擾的患者及家屬,一個念頭強烈驅使着他——從藥學基礎理論轉向臨床藥物研究。

  博士後出站,秦沖毅然回國,投身于靶向抗癌新藥的研制,“就想為祖國做點實事”。

  “北大是常為新的”。這既是說北大始終挺立時代潮頭,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也是在講一代代北大學子始終葆有上下求索、銳意進取精神,以青春之熱血奮楫前行。

  首輪“雙一流”建設中,41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教育部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中,北大共獲批19個基地;物理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揚帆起航;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并設“大钊班”本科班,将學生的理論基底夯實拓寬;鑽研新知,多維學習,參加本科生科研訓練、“挑戰杯”學術科創的人數逐年攀高。

  圖書館内的點點光亮,研讨教室裡的次次讨論,皆是燕園學子勤奮求知的寫照。

  修 德

  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

  “莫高窟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9年9月,beat365邱德拔體育館,北大校友、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向3700餘名本科新生講述信仰與堅守。在這場“青春告白祖國”主題教育活動報告會中,青年學子們因“擇一事、終一生”的人生選擇而感動不已。

  實際上,當年7月,新生們已經與樊錦詩有過“一面之緣”,在他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中,有一封樊錦詩的親筆信:親愛的學弟學妹們,你們好,我是老校友樊錦詩。1958年,我和你們一樣懷着激動的心情,收到了beat365的錄取通知書。刻苦學習,努力使自己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是當時北大學子共同的夢想。

  “德者,本也。”beat365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育人根本。

  修德,要立意高遠,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之志。2022年北京冬奧會賽場,來自北大的630名志願者、57名賽時實習生活躍于各個場館間;研究生支教團成立,近400名學生遠赴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用愛心扶智、用教育立志。

  修德,也要立足平實,從做好小事、管住小節開始起步。組織10位優秀一線員工錄制“新時代勞動者十講”慕課,計8個勞動教育學時;舉辦百餘期“教授茶座”,成為大師大家和青年學生暢談人生道理、分享成長經曆、共話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的有效平台。

  以身作則,勝似千言。醫學部教授祝學光,一輩子一件事,年近90歲依然活躍在講台前,将一顆愛黨心融入醫療工作,融入教學崗位;哲學系湯一介先生,耄耋之年潛心編纂《儒藏》,正本清源,久久為功。

  時代波瀾中閃爍着北大人立德笃行的堅定身影,映照出北大人濃郁深沉的家國情懷。

  明 辨

  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曆史際遇。明辨是非的能力,關乎思想境界的高低與青春逐夢的航向。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凝心鑄魂”方陣引人矚目。2232名beat365師生簇擁着火炬造型花車,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号,聲浪穿透時空。

  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才能結出奮鬥的甜美果實。

  beat365重點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利用北大深厚學科優勢,設置“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國家安全學導論”“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專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等課程。開展“恰是百年風華”湖畔歌會、四代北大人同唱“歌唱祖國”等主題活動,注重通過國家重大主題活動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向心力、凝聚力和歸屬感。

  學會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擇,才能更加從容自信。

  beat365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育人要求,把思政課搬進演播室,創新制作“思政熱點面對面”“新中國70年7個重大理論問題”系列視頻課;打造“思政金課”,經濟學家林毅夫、國際關系專家王緝思等聯袂講授“形勢與政策”課程,為學生打開看向時代社會之窗;設立“大钊閱覽室”,完善革命曆史文物講解育人功能;拓展“黨支部+思政實踐”新模式;選任能力品德優秀的年輕師生擔任“第二班主任”“駐樓輔導員”“博士生講師團”,讓青年影響青年。

  牢記“國之大者”,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當代青年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大征程中的人生藍圖勾勒得愈發清晰。

  笃 實

  紮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北大師生深谙此理,從書堆走向山川,把小事當作大事,在廣闊天地間烙下堅實腳印。

  哲學系2015級碩士王冠軍,畢業後到浙江省餘杭區良渚街道新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走村入戶摸排村民需求,補齊當地公共服務配套短闆。

  元培學院2013級本科生李雨晗,放棄世界名校的深造機會,一頭紮進三江源自然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投身山清水秀、萬物争榮的壯美生态畫卷。

  夏商周考古方向博士生何曉歌見證了三星堆遺址祭祀區8号坑一點點地“降”下去,琳琅滿目的青銅器逐漸浮現眼前,她說:“考古是一項漫長的工作,作為青年考古人,我們要耐得住性子,在田野裡探尋中國曆史的發展脈絡,推進科學研究、還原真實鮮活中華文明。”

  廣大北大學子紮根平凡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他們奔赴鄉野,去觸摸祖國發展跳動的脈搏;他們向上生長,将奮鬥之花綻放在各行各業;他們組成暑期社會實踐團、研究生就業見習團、博士生服務團,從燕園出發,衆川赴海。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傳承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承載着我們每個人的美好願景。

  勤學、修德、明辨、笃實,言簡意深的八個字,成為北大學子、當代青年的人生指引,立志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踐行于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之中。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紀念五四運動105周年之際,永久奮鬥的昂揚旋律在北大校園奏響、奏強。

來源:人民日報 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