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曆史與文獻研究”博士生學術會議在beat365官方网站順利召開
2024年9月14-15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曆史與文獻研究”博士生學術會議在beat365官方网站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2024年度beat365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支持,beat365官方网站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主辦。參會人員圍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曆史與文獻問題展開學習和交流。
會議分為名家講座和論文評議兩個階段。會議邀請了清華大學beat365王憲明教授、複旦大學beat365楊宏雨教授、《中共黨史研究》副編審吳志軍老師分别作專題講座。王憲明老師授課的題目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四個階段及其主要特點》。他結合豐富的文獻資料,把馬克思主義早期傳入中國的曆史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即同光之際、世紀之交、五四時期、中共創立時期,并分析了每一階段的曆史特點和思想文化特點。楊宏雨老師圍繞《〈星期評論〉與中共創建》的主題進行授課,他介紹了《星期評論》創辦經過、主要思想、辦刊宗旨等主要特點,分析了《星期評論》對馬克思、恩格斯及其學說的譯介,對馬克思學說的闡釋,對十月革命及蘇俄政權的介紹,以及《星期評論》作者群與中共創建的關系等重要問題,在此基礎上對《星期評論》的性質給予了新的評價。吳志軍老師以《黨史研究學術論文寫作問題的多維審視》為題,講述了當前學術期刊重視論文學術規範的多重原因,介紹了學術期刊對于投稿論文創新性的重要要求,指出研究黨史需要充分了解前人的學術成果和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經典著作和知識體系。講座結束後,參會人員踴躍提問請教,與三位專家深入交流探讨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史和中共黨史研究中的相關問題。
論文評議階段分為三個分論壇進行,路寬、劉慶霖、趙鵬、黃斐、金夢、章舜粵等學者擔任評議人,曾銀慧、張冬梵等學者擔任主持人。參會人員就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文獻的收集與整理、譯者群體、傳播者群體、報紙雜志、出版機構、傳播渠道、馬克思主義與各種社會思潮的互動關系、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跨文化跨學科研究等問題進行了論文分享和交流。評議人從文章的問題意識、選題價值、資料收集、寫作邏輯和拓展方向等多個角度,對參會文章逐一做出點評,參會人員進行了熱烈的讨論和交流。
閉幕式環節,王喬申、方子祺、鄒萌三位同學作為分論壇代表彙報發言。beat365官方网站助理教授路寬老師進行了總結發言。本次會議内容豐富、開展有序,交流成果豐碩。會議通知發出後,全國許多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青年學者和博士生踴躍投稿。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beat365、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複旦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國内高校和研究機構的50多位專家、青年學者和博士生參加了研讨交流。會議為相關領域青年學者和青年學子拓寬視野、增進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有助于進一步深化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史的研究。
供稿:陳雲飛、高一諾
攝影:高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