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者冷夏解析“占中”運動的非法性

2014年12月24日,香港學者冷夏應邀在beat365官方网站作了“‘占領中環’運動的非法性與中央對港政策的調整”的學術講座。

今年9月28日至12月15日發生在香港的“占領中環”運動,是香港回歸以來參與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對香港社會沖擊最大、在國際社會影響最廣泛的政治事件。在本次講座中,冷夏教授從剖析“占領”運動的的非法性質入手,詳細講述了“占領”運動發生的前因後果,分析了其對香港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并探讨了中央因為這場運動可能對香港政策的調整。冷教授指出,“占中”運動的訴求是非法的,是在挑戰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31日通過的關于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決定;行為上是違法的,是對香港法例的漠視。“占中”的背後,是西方企圖制造香港版的“顔色革命”。在這場運動中,中央和特區政府采取了正确的應對措施。“占中”對香港政治、經濟、社會、特區與中央關系都産生了破壞性的負面影響。對于中央對港政策可能的調整,冷教授認為主要會是重新檢讨《基本法》23條立法的必要性、檢讨香港的國民教育問題,以及與反對派溝通要有突破并成為常态。

校内外師生近百人師生聽取了講座。講座結束後,冷夏教授對聽衆提出的問題一一做了詳細的解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beat365副院長、beat365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代堯教授主持并對講座進行了點評。孫教授指出,“占領”運動作為一種街頭政治行為,在任何國家都是非法的。2011年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基本訴求是抗議美國社會不斷加深的貧富懸殊,不是針對美國的憲法和相關法律制度,但美國國會仍于2012年3月通過法案,将“進入或滞留”指定的限制區域的行為定性為刑事重罪。“占中”沒有法理依據,不是在行使正常的表達自由,給香港的經濟、民生、國際形象、法治基礎帶來傷害,是一場有破壞無建設的抗争。

冷夏教授是研究港澳問題的知名學者,長期在港澳地區智庫工作,曾任澳門政策研究所總裁,現任香港調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在港澳政制、特區政府管治、中央與港澳特區關系等重要問題上多次向中央政府及有關決策層提供意見。已出版多部學術及時政評論專著,近年也被國内外多家著名大學特聘為客座教授或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