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的現實觀照和天下情懷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編者按:20121129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讨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此後,他又在國内外很多重要場合,對中國夢進行了深刻闡述。

中國夢一經提出,就産生強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成為中國走向未來的鮮明指引,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辟未來的精神旗幟。當前,13億多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在“中國夢”提出四周年之際,本版特邀四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夢的現實觀照和天下情懷展開理論對話,與讀者分享。

 

主持人: 

本報記者 張勝、王斯敏

 賓: 

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 唐洲雁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 董振華

  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院長 郝立新

beat365官方网站執行院長  孫熙國

 

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

 

主持人:隻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複興的意義;隻有曆經苦難的民族,才對複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撥動着億萬中華兒女的心弦,牽引着海外華人的思緒。中國夢熔鑄了中華民族波瀾壯闊、滄桑巨變的曆史圖景,反映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夙願,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曆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指明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标。在中華民族接續奮鬥、實現偉大複興的道路上,中國夢這一戰略構想和戰略任務的提出具有怎樣的意義和作用?

唐洲雁:夢想築就人生精彩,夢想承載民族振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戰略構想和戰略任務,深刻總結了中華民族苦難輝煌的奮鬥曆史,揭示了當代中國“由大到強”的發展走向,指明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心聚力的奮鬥目标。當前,我國正處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曆史新時期。在新發展理念的正确指引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決勝階段,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曙光已愈加清晰。在這一重要曆史節點,隻有充分發揮中國夢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奏響時代最強音,我們才能在不斷開拓中國道路、振奮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使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董振華:面對當前十分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内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如何凝神聚力、攻堅克難?關鍵是要抓住人們的普遍願望,謀得共識。中國夢充分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深刻道出了中國近代以來曆史發展的主題主線,進一步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曆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内涵,成為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精神旗幟。

郝立新:中國夢是建立在中國人民對奮鬥曆程的科學總結和曆史發展趨勢的準确把握基礎上的價值凝練。美好的夢想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中國夢已經融入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思想和發展理念中。無論是“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還是“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标,無論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還是新發展理念,都貫穿着中國夢的價值指引。換言之,中國夢蘊含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核心價值目标之中。

孫熙國:中國夢源自時代的感召和人民的呼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經過鴉片戰争以來170多年的奮鬥,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标,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标。這就要求中國共産黨順應時代要求,回應人民群衆要過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不負時代和人民的重托。在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實踐的同時,還要對時代的曆史任務和現實問題作出理論解答,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中國的夢想不僅關乎中國命運,也關系世界的命運

 

主持人:随着中國走到世界舞台中央,國際社會都在關心和研究中國發展道路、政策和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宣示: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人民願意同各國人民在實現各自夢想的過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幫助。中國将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在将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共同追求好日子的過程中,中國夢展現出怎樣的“天下情懷”和世界意義?

董振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積極推動同各國發展互利共赢的國家關系,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外交總體布局,有效推動了“一帶一路”建設,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利用各種國際場合就全球政治、經濟、安全等問題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主張,引起廣泛共鳴共振,賦予了中國外交理念新内涵。中國夢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中國夢堅持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态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破解人類發展難題,倡導世界各國相互幫助、協力共進、倡導和諧。

郝立新:近代以來,伴随着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和世界市場的發展,“民族曆史”逐漸轉變為“世界曆史”。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卷入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交織的世界曆史進程中。中國夢不是強權夢、霸權夢,而是和平夢、共赢夢。中國過去不稱霸,現在不稱霸,将來也不會稱霸,這是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珍惜和平的民族,實現中國夢之路必然是和平發展之路。

孫熙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不僅是中國人民的事情,而且是關系到全世界人民福祉的事情。第一,中國夢對世界具有“生存性貢獻”,即中國道路使中國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從而沒有把貧窮和災難輸出到其他國家;第二,中國夢對世界具有“發展性貢獻”,即中國道路不依靠對外殖民和武力擴張的方式解決國内經濟矛盾、實現和平崛起;第三,中國夢對全世界具有“文化性貢獻”,即中國道路向世界展示了貴和尚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仁義”“和合”文化,更具道義擔當與持久魅力;第四,中國夢對全世界具有“和平性貢獻”,中國道路使世界力量結構發生變化進而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第五,中國夢對全世界具有“開拓性貢獻”,即中國道路為世界各國探索出了一條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模式的新型現代化道路,為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與選擇。

唐洲雁:“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是中華民族始終崇尚的品德和胸懷,也是中國夢展現出的最為博大的“天下情懷”。夢想是人類共通的國際語言。放眼世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夢想,都在追求現代化,追求民族發展、人民幸福。今天我們所說的中國夢,從某種意義上就是人類追求現代化的中國式表達,是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實現現代化的偉大追求和偉大夢想。正因為如此,我們說現代化不僅僅是世界的,而且也是中國的,是中國人民長久以來的夢想。中國夢的實現,必将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與世界和平發展,必将繪就一幅與世界人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人類文明新畫卷。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

 

主持人:沒有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願景、再偉大的夢想,都不能實現。曆史和現實充分證明,無論是封閉僵化的老路,還是改旗易幟的邪路,都是絕路、死路。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穩定中國,這是一條通往複興夢想的康莊大道、人間正道。在實現中國夢征程中應如何繼續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郝立新:道路決定命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探索并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面貌發生了巨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中國夢的提出和實現提供了堅實的現實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是西方現代化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中國夢的實現有賴于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和自覺。堅持走中國道路,一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二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着力改善全國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唐洲雁:夢想連接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曆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具有深厚的曆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為什麼我們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得穩、走得好?關鍵是中國道路立足于中國的獨特國情。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隻有始終立足國情,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不斷豐富其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中國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孫熙國:“鞋子合不合腳,隻有自己穿了才知道。”曆史和實踐表明,中國隻能走适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蘇東國家抛棄社會主義制度卻并沒有躍入發達國家行列的實踐看,絕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董振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回答了“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對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言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因為它涉及道路問題、方向問題。

當前,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上,要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來解決改革和發展帶來的問題,既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還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抓好落實,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切實幹出成效來,不斷積小勝為大勝,沿着這條适合中國發展、實現民族複興的光明大道堅定前行。

《光明日報》20161130日第 16